登峨眉
清 · 毛澄
岷南土色赤,返照万峰濯。
金焰出火出,槎丫歧鹿角。
今夕尚在平,不寐听仙乐。
山影墨头上,天倒压屋桷。
推窗看西岭,林木远如幄。
月落未落时,紫翠眩斑剥。
三峨荡云海,波心一锥卓。
光怪悸我魂,夜寒梦游岳。
斜径出林薄,弯弓彀飞桥。
黑白二蛟舞,对戏千珠跳。
风漪细皮皱,触首朱栏摇。
迅雷转万壑,乱石鸣《箫韶》。
楚狂洗耳听,五夜回松涛。
凤兮作歌去,华严山月高。
独行天门口,手掠太白脚。
山下暝已深,山上日犹落。
何时辟空境,凭虚造楼阁。
俯视不见地,积气浩漠漠。
人语烟中流,头上孰骑鹤。
雾消瞰葱岭,青天插霜锷。
昆仑伏槛外,墨浪尽东跃。
兹游冠平生,论功策芒屩。
振衣蹑金顶,扪天陷深碧。
独寻黄帝炉,烂醉五色石。
知与人境隔,今夕识何夕。
夜半误打钟,惊落星满席。
下床踏珠斗,拾得半规壁。
梦中游化城,醒后了无迹。
他日乘云来,谁此网乔舄。
趋下大峨石,再过桫椤坪。
来时险绝处,重到路欲平。
风泉洒珠玉,就枕神魂清。
孙翁古铜罐,量药手自烹。
涧筱及崖杉,火发寒琴鸣。
雷威披褐裘,雪中听松声。
空山灭人迹,知君何处行。
蓐食访九老,直入地底天。
秉烛暗有声,策策霜叶燃。
竹下见虎迹,苔上闻龙涎。
白云涨幽谷,小语万窍传。
老僧不识日,黑影坐一砖。
琼户莫敢撞,或恐惊诸仙。
阴河沧海通,何年撑铁船。
鸡鸣化为石,洞口迷寒烟。
石上看日落,赤盆烂诡晖。
檐前抚冰柱,白玉大十围。
著屐草际路,荷杖林中扉。
露下鹊初警,月明僧正归。
天风剪鲛绡,瀑挂织玉机。
银汉水气凉,暑月侵我衣。
想像凤鸾舞,鹅笙吹翠微。
仙童化青鸟,飘然云际飞。
澄碧古潭渺,落木号西崖。
龙子三寸余,头角藏风雷。
海水缩归钵,养此千岁孩。
铁销南极垂,石扇中天开。
琼楼十日出,花发金银台。
玉女千余人,飘飖凌九垓。
云璈辍灵响,贻我镂霞杯。
蹑烟笑相语,汉武非仙才。
金焰出火出,槎丫歧鹿角。
今夕尚在平,不寐听仙乐。
山影墨头上,天倒压屋桷。
推窗看西岭,林木远如幄。
月落未落时,紫翠眩斑剥。
三峨荡云海,波心一锥卓。
光怪悸我魂,夜寒梦游岳。
斜径出林薄,弯弓彀飞桥。
黑白二蛟舞,对戏千珠跳。
风漪细皮皱,触首朱栏摇。
迅雷转万壑,乱石鸣《箫韶》。
楚狂洗耳听,五夜回松涛。
凤兮作歌去,华严山月高。
独行天门口,手掠太白脚。
山下暝已深,山上日犹落。
何时辟空境,凭虚造楼阁。
俯视不见地,积气浩漠漠。
人语烟中流,头上孰骑鹤。
雾消瞰葱岭,青天插霜锷。
昆仑伏槛外,墨浪尽东跃。
兹游冠平生,论功策芒屩。
振衣蹑金顶,扪天陷深碧。
独寻黄帝炉,烂醉五色石。
知与人境隔,今夕识何夕。
夜半误打钟,惊落星满席。
下床踏珠斗,拾得半规壁。
梦中游化城,醒后了无迹。
他日乘云来,谁此网乔舄。
趋下大峨石,再过桫椤坪。
来时险绝处,重到路欲平。
风泉洒珠玉,就枕神魂清。
孙翁古铜罐,量药手自烹。
涧筱及崖杉,火发寒琴鸣。
雷威披褐裘,雪中听松声。
空山灭人迹,知君何处行。
蓐食访九老,直入地底天。
秉烛暗有声,策策霜叶燃。
竹下见虎迹,苔上闻龙涎。
白云涨幽谷,小语万窍传。
老僧不识日,黑影坐一砖。
琼户莫敢撞,或恐惊诸仙。
阴河沧海通,何年撑铁船。
鸡鸣化为石,洞口迷寒烟。
石上看日落,赤盆烂诡晖。
檐前抚冰柱,白玉大十围。
著屐草际路,荷杖林中扉。
露下鹊初警,月明僧正归。
天风剪鲛绡,瀑挂织玉机。
银汉水气凉,暑月侵我衣。
想像凤鸾舞,鹅笙吹翠微。
仙童化青鸟,飘然云际飞。
澄碧古潭渺,落木号西崖。
龙子三寸余,头角藏风雷。
海水缩归钵,养此千岁孩。
铁销南极垂,石扇中天开。
琼楼十日出,花发金银台。
玉女千余人,飘飖凌九垓。
云璈辍灵响,贻我镂霞杯。
蹑烟笑相语,汉武非仙才。
鉴赏
此诗描绘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与险峻地形,喻时以细腻的笔触,将峨眉山的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琼山沃沃多黄芽,珍殿巉巉半白霞”以“琼山”、“黄芽”、“珍殿”、“白霞”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峨眉山的秀丽风光,山色如琼,殿宇高耸,云雾缭绕,美不胜收。
颔联“缺峰下瞰城为蚁,叠磴倒飞云作花”进一步展示了峨眉山的雄伟与险峻。山峰陡峭,俯瞰之下,城市如蚂蚁般渺小;石阶层层叠叠,仿佛是云朵化作的花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壮观。
颈联“南戒北戒擅奇丽,参星井星沦精华”则赞美了峨眉山的奇景与瑰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充满了独特的美丽,星辰的光辉融入了山的精华之中,增添了神秘与魅力。
尾联“八十四盘还绝崄,一百二关安足誇”描述了攀登峨眉山的艰辛与挑战,八十四盘路途险峻,一百二关更是考验着攀登者的勇气与毅力,但这些困难并未让诗人退缩,反而激发了他对征服自然的渴望与自豪。
最后两联“览胜远烦司马迹,凌虚小驻薄延车。女娲洞口坐何暮,梅子坡头兴自赊”表达了诗人对峨眉山美景的向往与探索,他想象自己在女娲洞口静坐,直到夜晚降临,又在梅子坡头流连忘返,兴味盎然。而“飞雪老巅不可到,空临珠阁愧金沙”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临山顶的遗憾,以及对峨眉山之美的深深敬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