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雪后偕芝生登吴宁台探梅(其一)赏析

雪后偕芝生登吴宁台探梅(其一)

清 · 许传霈
布被冷彻骨,寒威入窗隙。
晓起推纸窗,积雪当檐额。
望远登高台,朔风人面刺。
台高雪亦高,携屐破琼璧。
画图粉本宽,荒城玉带窄。
西南逼诸峰,峰峰立奇特。
天半铺冻云,云雪共颜色。
想见飞瀑泉,洞口寒不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清晨,与友人芝生一同登吴宁台探梅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梅花的傲骨。

首句“布被冷彻骨,寒威入窗隙”以寒气直透被褥,深入窗户的细节,营造出冬日清晨的寒冷氛围。接着,“晓起推纸窗,积雪当檐额”描绘了晨曦初现,推开窗户时,积雪覆盖屋檐的景象,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雪后的静谧与洁白。

“望远登高台,朔风人面刺”则通过远眺和登高,感受到凛冽的北风如同利刃般刺入肌肤,进一步强化了冬日的严寒。接下来,“台高雪亦高,携屐破琼璧”形象地描述了站在高台上,脚下是堆积如玉的白雪,仿佛踏破了一幅精美的玉璧,既壮观又富有诗意。

“画图粉本宽,荒城玉带窄”运用比喻手法,将广阔的雪景比作宽广的画卷,而环绕荒城的雪线则如同细窄的玉带,对比鲜明,展现出雪景的辽阔与精致。

“西南逼诸峰,峰峰立奇特”描绘了雪后群山在西南方向逼近,每一座山峰都呈现出独特的姿态,凸显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壮美。

“天半铺冻云,云雪共颜色”则将视线转向天空,描述了半空中冻结的云层与雪色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最后,“想见飞瀑泉,洞口寒不掷”想象着即使在寒冷中,飞瀑依然激荡,泉水依然流淌,表达了对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纯净,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