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杨历岩
明 · 王弘诲
望入函关紫气浮,丹梯斜引翠岩幽。
鸣泉不断四时雨,荐爽常含六月秋。
闻法鸟归苍壁下,听经龙傍白云留。
银河祇在藤萝外,槎泛犹拟逼斗牛。
石洞云房袅四垂,群峰环拱路逶迤。
侧身岩壑盘蜗近,骋目乾坤过鸟知。
隐约楼台浮海市,霏微泉树泻天池。
兴来不尽磨崖纪,高阁凭虚纵所思。
鸣泉不断四时雨,荐爽常含六月秋。
闻法鸟归苍壁下,听经龙傍白云留。
银河祇在藤萝外,槎泛犹拟逼斗牛。
石洞云房袅四垂,群峰环拱路逶迤。
侧身岩壑盘蜗近,骋目乾坤过鸟知。
隐约楼台浮海市,霏微泉树泻天池。
兴来不尽磨崖纪,高阁凭虚纵所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月时节游览杨历岩的所见所感。首句“五月山田稻放花”以季节和自然景象开篇,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稻田开花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接着“探奇炎日路偏赊”,在炎热的夏日里,诗人探寻奇景,道路显得更加遥远,营造出一种探险的氛围。
“为看古木遥相接,渐见危楼近复遮”两句,通过“古木”与“危楼”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建筑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变化与发现。诗人逐渐接近目的地,古树与高楼交替出现,增添了旅途的神秘感。
“架屋因岩称绝壁,充厨引涧试新茶”描绘了杨历岩的独特景观,房屋依山而建,与峭壁融为一体,显示出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巧妙结合。同时,诗人还品尝了新鲜的山涧之茶,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享受。
最后,“登临到此尘心豁,欲问成公是否沙”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后的豁然开朗,以及对历史人物成公的好奇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与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