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高应文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无情雨露高。
七国游谈厌犀首,十年奔走叹狐毛。
争如蓑笠秋江上,自鲙鲈鱼买浊醪。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高明所作的《次韵酬高应文》。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自我放逐的向往,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首联“曾向天涯钓六鳌,引帆风紧隔银涛”,以“钓鱼六鳌”的典故开篇,象征着诗人曾经追求过远大的理想或目标,但最终被现实的风浪所阻隔,形象地展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颔联“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无情雨露高”,表达了对英雄迟暮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无奈。江山依旧,但英雄已老,而天地却无动于衷,雨露依然高悬,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
颈联“七国游谈厌犀首,十年奔走叹狐毛”,通过引用历史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反思。犀首和狐毛分别代表了战国时期的两位智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智者的厌倦和对自身奔波劳碌的感叹,暗示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个人的努力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尾联“争如蓑笠秋江上,自鲙鲈鱼买浊醪”,则是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秋日的江边,披着蓑衣,独自垂钓,享受着自然的宁静,这样的生活比起官场的纷扰,显得更加自在和满足。诗人通过这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压力的一种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和自我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词语解释
奔走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急走;跑。 (2) (动)不辞劳苦地到处急忙活动;着重指为一定目的而到处活动。 [构成]偏正式:奔〔走 [例句]奔走相告。(作状语)四处奔走。(作谓语)[同义]奔波...
帆风的意思:疾风,暴风。...
风紧的意思:(1).风急。 晋 王羲之 《爱鹅帖》:“遇风紧,陂湖汎涨,舩不可渡。” 唐 杜牧 《南陵道中》诗:“ 南陵 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元 赵孟頫 《次韵冯伯田秋兴》之一:“风紧草木变,露寒沙水清。”《群音类选·<粉蝶儿·苏武>》:“那裡有淋淋的雨若丝,常则是纷纷的雪似绵,颼颼风紧疾如箭。”(2).比喻风声不妙,局势紧张。《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五月初十》:“凡遇有官兵接仗,相持之间,即往报信,谓之风紧。”京剧《智取威虎山》第八场:“嗐!这几天大局不妙,山下风紧, 野狼嗥 一去不回。”...
江上的意思:(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
江山的意思:◎ 江山 jiāngshān[rivers and mountains;country;state power]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江山如此多娇江山险固。——《资治通鉴》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鳌的意思:亦作“ 六鰲 ”。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 岱舆 、 员峤 、 方壶 、 瀛洲 、 蓬莱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 、 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
七国的意思:(1).指 战国 时 秦 、 楚 、 燕 、 齐 、 韩 、 赵 、 魏 七国。《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征,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 春秋 则二百餘国, 战国 为七国。”(2).指 汉景帝 时 吴 、 楚 、 赵 、 胶西 、 济南 、 菑川 、 胶东 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史记·袁盎晁错传列》:“ 吴 楚 七国果反,以诛 错 为名。” 三...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蓑笠的意思: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天涯的意思:[释义](名)形容极远的地方。 [构成]偏正式:天(涯 [例句]远在天涯海角。(作宾语)[反义]咫尺...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无情的意思:[释义](1) (形)没有感情。他是一个无情的家伙。(作定语) (2) (形)不留情。时间无情。(作谓语)偏正:无(情。...
犀首的意思:(1). 战国 魏 官名。 公孙衍 曾为此官,故借称 公孙衍 。《庄子·则阳》:“ 魏莹 与 田侯牟 约, 田侯牟 背之。 魏莹 怒,将使人刺之。犀首 公孙衍 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讎! 衍 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 陆德明 释文:“犀首, 魏 官名也。 司马 云:‘若今虎牙将军, 公孙衍 为此官。’”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 犀首 从仇师不武, 要离 埋骨草空青。”(2).《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也?’ 犀首 曰:‘无事也。’”后即以“犀首”...
银涛的意思:(1).银白色的波涛。 宋 杨万里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诗:“好风稳送 五湖 船,万顷银涛半霎开。”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念奴娇第二阙为在建康时作》:“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2).指云海。 明 王世贞 《荆玉篇》:“煜煜阳乌升碧汉,亭亭魄兔浴银涛。” 郭沫若 《星空·仰望》:“你看那天海中的银涛,流逝得那么愉快!”...
英雄的意思:◎ 英雄 yīngxióng[hero]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英雄乐业。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游谈的意思:(1).游说。《战国策·赵策二》:“ 秦阳君 妬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於前者。”《汉书·邹阳传》:“圣王底节修德,则游谈之士归义思名。”(2).闲谈;清谈。《后汉书·周勰传》:“至 延熹 二年,乃开门延宾,游谈宴乐。” 唐 刘知几 《史通·列传》:“其间则有生无令闻,死无异蹟,用使游谈者靡徵其事,讲习者罕记其名,而虚班史传,妄占篇目。” 宋 叶适 《治势上》:“若夫五胡之乱, 西晋 之倾覆,此其患特起於公卿子弟,里巷书生游谈聚论,沉湎淫佚而已。”(3).谓言谈浮夸不实。 宋 曾巩...
雨露的意思:◎ 雨露 yǔlù[rain and dew]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争如的意思:(1).怎么比得上。 前蜀 韦庄 《夏口行》诗:“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鵶。”《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龙虎未能争社稷,争如两个上将军?”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争如我盖间茅屋临幽涧,披片麻衣坐法坛?”(2).犹怎奈。 唐 骆浚 《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3).犹不如。 宋 辛弃疾 《婆罗门引》词:“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
浊醪的意思:浊酒。 晋 左思 《魏都赋》:“清酤如 济 ,浊醪如 河 。” 唐 韦应物 《效陶彭泽》诗:“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家有浊醪,但幽室之物,不足款嘉宾,奈何!”参见“ 浊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