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蒲庵禅师查峰夜坐二首(其一)赏析

和蒲庵禅师查峰夜坐二首(其一)

元末明初 · 方行
在昔多宿愿,志藏岩壑间。
朝看飞鸟出,暮逐浮云还。
微雨南涧来,凉飙满空山。
振衣千仞外,逸驾谁能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在昔多宿愿,志藏岩壑间”表达了诗人过去就有隐居山林的愿望,心志深藏于幽静的山谷之中。接着,“朝看飞鸟出,暮逐浮云还”描绘了日复一日的自然景象,早晨观察飞鸟自由翱翔,傍晚则追随浮云缓缓归去,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微雨南涧来,凉飙满空山”描述了雨后山间的清新景象,南涧之水带来细雨,山中吹起凉爽的风,整个山谷都沉浸在一片清凉之中。最后,“振衣千仞外,逸驾谁能攀”则表达了诗人追求高远境界的决心,即使是在千仞之外,也愿意独自前行,这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越世俗、追求精神高境的坚定意志。

词语解释

飞鸟的意思:(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浮云的意思:◎ 浮云 fúyún(1) [floating clouds](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空山的意思: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凉飙的意思:亦作“ 凉飇 ”。亦作“凉颷”。秋风。 汉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飇夺炎热。” 唐 王勃 《易阳早发》诗:“复此凉飆至,空山飞夜萤。” 宋 王安石 《回桡》诗:“柴荆散策静凉飈,隐几扁舟 白下 潮。”...

千仞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宿愿的意思:[释义]见。 [同音]宿怨、夙愿、夙怨...

岩壑的意思:(1).山峦溪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卢纶 《太白西峰书怀》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阳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辉。”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别。”(2).借指隐者的住所或隐者。 唐 岑参 《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巖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少监巖壑姿,宿昔廊庙具。”...

逸驾的意思:(1).奔驰的车驾。 南朝 齐 谢朓 《冬日晚郡事隙诗》:“愿言税逸驾,临潭饵秋菊。” 唐玄宗 《<孝经>序》:“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 邢昺 疏:“逸驾,谓奔逸之车驾也。”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十四:“翠节忽杳蔼,逸驾难追攀。”(2).高超地驾御事物。比喻才能出众。 明 杨琏 《龙膏记·空访》:“我小姐素慕你逸驾之才,且感你更生之德。”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迭韵奉答》:“知君尚有逸驾才,我马虺隤当避路。”...

在昔的意思:从前;往昔。《书·洪范》:“我闻在昔, 鯀 陻洪水,汩陈其五行。” 汉 班固 《东都赋》:“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习诈而夸,著流风於在昔;多盗与讼,号难治於当今。”...

振衣的意思:抖衣去尘,整衣。《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去尘秽也。” 晋 陆机 《招隐诗》:“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唐 白居易 《偶作》诗之二:“日出起盥櫛,振衣入道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急起篝灯,振衣冥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