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社日两篇(其二)赏析

社日两篇(其二)

唐 · 杜甫
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
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
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
鸳鹭回金阙,谁怜病峡中。

注释

陈平:汉代名臣陈平。
分肉:比喻分配权力或利益。
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历史和天文的官员。
竟:最终。
论功:评定功劳。
今日:现在。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老:形容年老。
他时:将来。
渭北:渭水北岸,此处泛指北方。
欢娱:欢乐。
绝塞:极远的边关。
涕泪:眼泪。
秋风:象征着凄凉或离别。
鸳鹭:古代官职名,也象征高贵的鸟类。
金阙:皇宫的代称。
病峡中:患病的困境,可能指诗人自己身处艰难的环境。

翻译

陈平也曾分发肉食,太史却在评定功劳。
如今我在江南老去,未来或许成为渭北的孩童。
在欢笑声中遥望边疆,秋风中洒下离别之泪。
鸳鸯和鹭鸟飞回皇宫,又有谁会怜悯我这病困峡中的孤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陈平和太史公等人的评价,以及个人对于时光易逝、身世感慨的深切感受。

"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 这两句是借古代陈平分肉的故事和太史公论功的典故,表达了历史人物功绩彰显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些英雄事迹的怀念。

"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从小在渭北长大,而今已年迈,身处江南,感慨万分。这不仅是个人生命历程的写照,也映射出时代变迁、光阴荏苒的深邃意境。

"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边塞之地,对着壮丽景色,不禁感慨万分,悲从中来,以至于泪下。在这里,边塞的雄伟与个人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 "鸳鹭回金阙,谁怜病峡中。" 中的“鸳鹭”通常指的是燕子,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金阙”则是一种建筑物,常用来形容宫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繁华都市,身处荒凉之地,与世隔绝的心境。最后一个“谁怜病峡中”则是诗人自问,这里的人们是否会怜悯自己这般孤独且疾病中的情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思,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