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止秀才归小叶
宋 · 吕本中
后生少规模,子学有根源。
纷然众室中,独识孔氏尊。
古人虽不作,此理固常存。
沧海无津涯,宁有众水分。
鉴明不受垢,垢尽亦无痕。
子还访师友,当自得其门。
躬行见日用,馀事不论文。
纷然众室中,独识孔氏尊。
古人虽不作,此理固常存。
沧海无津涯,宁有众水分。
鉴明不受垢,垢尽亦无痕。
子还访师友,当自得其门。
躬行见日用,馀事不论文。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名为《送徐止秀才归小叶》。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首句“后生少规模,子学有根源”,点明了年轻学子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根基的重要性,不应盲目追求表面的技巧或规模,而应从源头汲取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接着,“纷然众室中,独识孔氏尊”描绘了在众多学习领域中,唯有孔子的思想最为尊贵,强调了儒家思想的崇高地位。这不仅是对孔子的尊敬,也是对儒家文化的推崇。
“古人虽不作,此理固常存”则表达了真理和智慧是永恒不变的,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鼓励后人继续探索和传承这些宝贵的知识。
“沧海无津涯,宁有众水分”以大海为喻,说明真理如同大海一样深邃广阔,无法被有限的学识所完全涵盖,强调了学习的无限性和探索的必要性。
“鉴明不受垢,垢尽亦无痕”运用镜子的比喻,说明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如同明亮的镜子,不会被外界的污垢所污染,即使去除污垢,也不会留下痕迹,象征着高尚品德的纯净与持久。
最后,“子还访师友,当自得其门。躬行见日用,馀事不论文”是对徐止秀才的勉励,希望他能广泛地向师长和朋友求教,通过实践来理解日常生活的道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学习过程、知识的真谛以及个人修养的探讨,既是对徐止秀才的指导,也蕴含了对所有后辈学子的深切期望,鼓励他们追求真理、坚守道德、勇于实践,成为有德有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