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德修挽词
宋 · 郭印
世道交相丧,古风邈悠悠。
真纯化浮伪,士俗日以偷。
公生寂寥后,慨然跋前修。
奥学穷根柢,高文谢雕锼。
壮岁拾科目,回翔四十秋。
孝弟可移官,所至人歌讴。
处巳务恬退,驰骛吾所羞。
临民本慈惠,击搏吾所咻。
俯仰无愧怍,言行何悔尤。
邦符与使节,异乎人之求。
可怜贪残子,快意乏远谋。
报应捷影响,坐致无边愁。
傥如西方说,宁逭铁围囚。
不知公英灵,久矣清都游。
真纯化浮伪,士俗日以偷。
公生寂寥后,慨然跋前修。
奥学穷根柢,高文谢雕锼。
壮岁拾科目,回翔四十秋。
孝弟可移官,所至人歌讴。
处巳务恬退,驰骛吾所羞。
临民本慈惠,击搏吾所咻。
俯仰无愧怍,言行何悔尤。
邦符与使节,异乎人之求。
可怜贪残子,快意乏远谋。
报应捷影响,坐致无边愁。
傥如西方说,宁逭铁围囚。
不知公英灵,久矣清都游。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朝郭印的《史德修挽词》表达了对逝者史德修高尚品德的赞扬和对其遭遇贪残者的感慨。诗中首先指出世风日下,真淳难寻,而史德修却能坚守古风,深入探究学问,文章质朴无华。他年轻时积极进取,但晚年选择恬退,以孝悌为官,深受百姓爱戴。他对待百姓充满慈惠,鄙视那些只追求个人利益的人。
诗人惋惜史德修为官清廉,却因他人贪婪而陷入困境,他的命运如同被铁围囚禁。然而,诗人坚信史德修的灵魂早已超脱尘世,在清都(传说中的仙界)游历。整首诗通过对比,赞美了史德修的高尚人格和不屈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