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赵太虚画竹石赏析

赠赵太虚画竹石

宋 · 白玉蟾
竹魂竹魄竹精神,飞落潇湘淇水濒。
千竿万竿竞青翠,吹风饮露千来春。
先生笔端自风雨,惊起竹魂无著处。
一点水墨化成龙,龙孙飞去鹅溪住。
先生把笔无逡巡,造物不敢私为春。
新梢劲节森寒玉,鸾凤无处栖梦魂。
晋人神仙如孙且,画竹每每天作雨。
唐人神仙如张臻,画竹每每闻雁鸣。
先生自得入神手,一竿两竿发于酒。
当时大醉呼墨奴,一笔扫出竹千亩。
酒力安能夺化工,先生炼就金丹红。
一粒阳光照肺腑,森罗万象罗心胸。
有时持出风竹叶,银海不寒皆震慑。
有时持出雪中枝,恍如冻碧欺涟漪。
复能濡墨作石块,天然峭拔古且怪。
沙中伏虎草中犀,教人持向蓬莱卖。
竹之清虚石坚硬,以此发明真性命。
使人观石及爱竹,知有真个赵元静。
先生醉时常风颠,世人眼孔无神仙。
我今珍藏数本画,云鹤来也公归天。

拼音版原文

zhúhúnzhúzhújīngshénfēiluòxiāoxiāngshuǐbīn

qiān竿gānwànjìngqīngcuìchuīfēngyǐnqiānláichūn

xiānshēngduānfēngjīngzhúhúnzhechù

diǎnshuǐhuàchénglónglóngsūnfēiézhù

xiānshēngqūnxúnzàogǎnwèichūn

xīnshāojìnjiésēnhánluánfèngchùmènghún

jìnrénshénxiānsūnqiěhuàzhúměiměitiānzuò

tángrénshénxiānzhāngzhēnhuàzhúměiměiwényànmíng

xiānshēngshénshǒu竿gānliǎng竿gānjiǔ

dāngshízuìsǎochūzhúqiān

jiǔānnéngduóhuàgōngxiānshēngliànjiùjīndānhóng

yángguāngzhàofèisēnluówànxiàngluóxīnxiōng

yǒushíchíchūfēngzhúyínhǎihánjiēzhènshè

yǒushíchíchūxuězhōngzhīhuǎngdònglián

néngzuòshíkuàitiānránqiàoqiěguài

shāzhōngcǎozhōngjiàorénchíxiàngpéngláimài

zhúzhīqīngshíjiānyìngmíngzhēnxìngmìng

使shǐrénguānshíàizhúzhīyǒuzhēnzhàoyuánjìng

xiānshēngzuìshíchángfēngdiānshìrényǎnkǒngshénxiān

jīnzhēncángshùběnhuàyúnláigōngguītiān

注释

潇湘:古代地名,湘江的下游。
淇水:古代河流,源自河南省。
竞青翠:争相显示翠绿的颜色。
鸾凤:传说中的吉祥鸟。
晋人:指晋代的人。
唐人:指唐代的人。
赵元静:可能是画家的名字。
风颠:形容醉态摇摆不定。

翻译

竹子的精神与灵魂,飘落在潇湘和淇水边。
无数竹竿争显青翠,历经风雨,吸露生长千年。
先生笔下风雨交加,唤醒了竹的灵魂,无处安放。
一点墨汁幻化成龙,它的子孙栖息在鹅溪。
先生挥毫毫不犹豫,造物也不敢私自偏爱春天。
新竹挺拔如寒玉,连凤凰也无法栖息梦境。
晋代的仙人如孙且,画竹时仿佛天天下雨。
唐代的仙人如张臻,画竹时常听见雁鸣。
先生技艺高超,借酒激发灵感,一竿两竿跃然纸上。
大醉之下,他呼唤墨奴,一挥而就,千亩竹林现眼前。
酒力怎能阻挠自然之力,先生炼就了金丹般的作品。
阳光洒落,照亮内心深处,万物尽收眼底。
有时展示风中的竹叶,令银海也为之震撼。
有时展示雪中的竹枝,仿佛冻结的碧绿挑战涟漪。
还能以墨绘石,自然峻峭古朴。
如同沙中伏虎、草中犀牛,令人向往蓬莱仙境。
竹的清虚与石的坚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
观赏石画与爱竹,人们认识了真正的赵元静。
先生醉后举止狂放,世人眼中不再有神仙。
我珍藏他的多幅画作,期待云鹤来时,先生已归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画家在创作竹石图时的神态和技艺,以及其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与精神。诗人通过对画家的笔触、用墨、构图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画家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内在世界。

"竹魂竹魄竹精神"一句,以"魂"、"魄"、"精神"三词形容竹之灵动生动,寓意于竹石之中蕴含着画家的精魂。接下来的"飞落潇湘淇水濒"则是对竹的生长环境进行了描绘,"千竿万竿竞青翠"表明了竹群的繁盛与生机。

诗中多次提到"先生",即指画家赵太虚,其笔法不拘一格,能将自然之物融入画中,使观者仿佛置身于其间。"一点水墨化成龙"则形象地表达了画家的高超技艺,能够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活泼的生命。

在对比晋人孙且与唐人张臻的描绘手法后,诗人赞扬赵太虚的独特之处,其笔下之竹不仅能表现自然之美,更蕴含着超脱尘世的神韵。"当时大醉呼墨奴,一笔扫出竹千亩"则是对画家创作状态的一种夸张描写,表明其艺术天分和灵感。

最后几句"使人观石及爱竹,知有真个赵元静",诗人通过这番描述,不仅是在赞美画家的技艺,更是在颂扬他对自然之物的深刻理解与内在精神的体现。全诗以富丽的词藻和流畅的节奏,将画家与其艺术作品的精髓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理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