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己卯除夕)
岁将阑。
夜将残。
一度逢春,一度减朱颜。
明曰东风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鬓底斑。
世间世间行路难。
身世闲。
天地宽。
往事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
爆竹声中,春又到柴关。
一任黄尘门外扰,且留取,旧梅花,独自看。
五陵春色旧曾游。
翠娥讴。
锦缠头。
花落花开,不信有并州。
浅碧障泥红叱拨,柳桥外,满东风,无点愁。
近来近来双鬓秋。
心渐收。
情尚留。
底事底事遽如许,身世沉浮。
何况年华,长向镜中羞。
才见那时帘外月,便想起,醉吹箫,罨画楼。
词语解释
爆竹的意思:...
碧障的意思:产碧玉的山。《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碧障长周流,金潭恒澄澈。” 李善 注:“碧障,出碧之障,即玉山也。”障,一本作“ 鄣 ”。...
并州的意思:古州名。相传 禹 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 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 河北 保定 和 山西 太原 、 大同 一带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州之国……正北曰 并州 ,其山镇曰 恒山 。”...
不信的意思:(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柴关的意思:(1).柴门。 唐 刘长卿 《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诗:“ 潯阳 数亩宅,归卧掩柴关。”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湖上小隐》曲:“歌《白石烂》,赋《行路难》,紧闭柴关。” 清 姚鼐 《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诗:“邈彼二三子,送我出柴关。”(2).犹寒舍。 唐 李涉 《山居送僧》诗:“失意因休便买山,白云深处寄柴关。” 明 李东阳 《雪不止迭前韵》:“漫将春雪比冰山,日薄风稀渐改颜。怯势已销红兽炭,欣贫犹拥旧柴关。”...
缠头的意思:◎ 缠头 chántóu(1) [decorating brocade round the head in ancient actors]∶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2) [present actors with brocade]∶演毕,客人赠艺人的锦帛;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五陵少年争缠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 [white cloth round the head in Hui nationality]∶回族人以白布包头...
长恨的意思:(1).犹言遗恨千古。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所怀不章,长恨黄泉。”《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何意老志復不从哉?万年之日长恨矣!”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三盃取醉不復论,一生长恨奈何许。”(2).指千古之遗恨。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门行》:“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3). 唐 白居易 所作《长恨歌》的略称。 唐 白居易 《编集拙诗戏赠元九李二十》:“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沉浮的意思:[释义](1) (动)在水面上出没。 (2) (动)比喻盛衰消长。 [构成]并列式:沉+浮 [例句]商海沉浮。(作谓语)...
叱拨的意思:良马名。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櫪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四:“ 唐 天宝 中, 大宛 进汗血马六匹:一曰红叱拨,二曰紫叱拨,三曰青叱拨,四曰黄叱拨,五曰丁香叱拨,六曰桃花叱拨。” 宋 陆游 《闻蝉思南郑》诗:“金羈叱拨驹,玉盌蒲萄酒。”《丹铅总录·鸟兽·叱拨》引 宋 王明 《群牧故事》:“北方马以叱拨及青、白、紫纯色,緑鬃騮为上。”...
吹箫的意思:(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 勃 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 唐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 清 钱谦益 《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 伍子胥 吴 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 唐 虞世南 《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 吴 市,击筑游 燕 肆。” 郁达夫 《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 阿娇 ,穷来 吴 市再吹簫。”详“ 吴市吹簫 ”。(3).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
春色的意思:◎ 春色 chūnsè(1) [spring scenery]∶春天的景色(2) [happy expression]∶指脸上的喜色...
翠娥的意思:指美女。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翠娥嬋娟初月暉,美人更唱舞罗衣。” 宋 梅尧臣 《谢永叔答述旧之作和禹玉》:“金带繫袍迴禁署,翠娥持烛侍吟窗。” 清 孙枝蔚 《采莲歌》:“多少游人看翠娥,船归羞和采莲歌。”...
底事的意思:(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东风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春风。 (2) (名)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构成]偏正式:东(风 [例句]东风压倒西风。(作主语)...
独自的意思:[释义](副)自己一个人。 [构成]并列式:独+自 [例句]独自生活。(作状语)[同义]单独...
二毛的意思:(1).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杜预 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二毛告暮,素志衰頽。” 宋 苏轼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胡韫玉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病餘人事懒,愁畏二毛侵。”(2). 晋 潘岳 《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二毛”指三十馀岁。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 信 年始二毛,即逢丧乱。” 倪璠 注:“以 滕王逌 序‘己亥,年六...
儿女的意思:◎ 儿女 érnǚ(1) [children]∶儿子和女儿,子女儿女成群(2) [young man and woman]∶青年男女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泪,君休滴...
何况的意思:[释义](连)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前后对比的意味。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要到大庭广众之中。...
画楼的意思:雕饰华丽的楼房。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聚靄笼仙阁,连霏绕画楼。” 宋 李清照 《浪淘沙·闺情》词:“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红楼梦》第二八回:“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黄尘的意思:(1).黄色的尘土。《后汉书·马融传》:“风行云转,匈礚隐訇,黄尘勃滃,闇若雾昏。”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辆摩托车驰过。”(2).比喻俗世;尘世。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明 高启 《江上晚眺图》诗:“观图忽起沧洲想,身堕黄尘又几年。” 清 周亮工 《有感寄舍弟靖公暨唐肯堂》诗:“看尽黄尘迷不得,相期破衲老江滨。”(3).犹黄泉。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怀香》:...
锦缠的意思:见“ 锦缠头 ”。...
近来的意思:[释义](名)指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构成]偏正式:近(来 [例句]他近来工作很忙。(作状语)...
帘外的意思:科举考试时,负责监试之官员。《宋史·选举志二》:“凡覆试,令宰执出题,不许都司干预,仍日轮臺諫一员,帘外监试。” 清 翟灏 《通俗编·仕进》:“监试等不预考校,谓之帘外,则凡预考校官,时亦当谓之帘内,今称内帘外帘,盖承之也。”参见“ 帘官 ”。...
留取的意思:犹留存。取,语助词。 宋 牟巘 《木兰花慢·饯公孙倅》词:“留取去思无限,江蘺香满汀洲。”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干戈尽戢文教崇,人间此时鱼化龙。留取 琼林 ,胜景无穷。”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贺程昆仑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词:“留取臂间长命缕,筭节过五日刚踰九,重为我先生寿。”...
柳桥的意思:柳荫下的桥。古代常折柳赠别,因泛指送别之处。 唐 白居易 《开成二年三月三日奉十二韵以献》:“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宋 张先 《江南柳》词:“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元 任昱 《红绣鞋·湖上》曲:“随人松岭月,醒酒柳桥风。”...
落花的意思:落花-李商隐 ...
梅花的意思:◎ 梅花 méihuā(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树的花(2) [wintersweet] 〈方〉∶腊梅(3) [mei flower]∶梅花形的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年华的意思:[释义](名)时光,年岁。 [构成]偏正式:年(华 [例句]年华似流水。(作主语)...
前儿的意思:◎ 前儿,前儿个 qiánr,qiánrge[day before yesterday] [口]∶前天...
情尚的意思:性情与爱好。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儇弄·竹堂诗》:“ 唐伯虎 、 祝希哲 与 文徵仲 气谊甚深,而情尚迥异。”...
儒冠的意思:(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如许的意思:[释义](1) (代)〈书〉如此;这样。泉水清如许。(作补语) (2) (代)〈书〉这么些;那么些。枉费如许工力。(作定语) [构成]动宾式:如|许...
三十的意思:(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身世的意思:[释义](名)长期的境遇(多指不幸的)。 [构成]偏正式:身(世 [例句]身世凄凉。(作主语)[同音]绅士...
世间的意思: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十二的意思:(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团圞的意思:◎ 团圞 tuánluán(1) [reunite]∶团聚团圞润霜质。——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诗》(2) [round]∶浑圆天上月团圞,世间人聚会...
往事的意思:◎ 往事 wǎngshì[history;the past;past events] 从前的事情往事历历在目...
未了的意思:[释义](动)没有完结。...
五陵的意思:◎ 五陵 wǔlíng[the five mausoleum of emperor in Han dynasty] 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五陵少年争缠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无点的意思:(1).没有斑点或污点。 唐 薛存诚 《祯石赋》:“莹煌无点,璀璨有光。” 唐 王冷然 《清冷池赋》:“徒观其清冷无点,洞澈若凝。”(2).指没有雨滴。 唐 白居易 《微雨夜行》诗:“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小团的意思:宋 代作为贡品的精制茶叶。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於龙凤,谓之团茶。 庆历 中, 蔡君謨 为 福建路 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絶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 宋 苏轼 《月兔茶》诗:“君不见鬭茶公子不忍鬭小团,上有双衔綬带双飞鸞。”参见“ 小龙团 ”、“ 小凤团 ”。...
行路的意思:◎ 行路 xínglù[passerby]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骨肉为行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罨画的意思:色彩鲜明的绘画。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订讹·罨画》:“画家有罨画,杂彩色画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的艳丽多姿。 唐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花明驛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画开。” 宋 叶适 《送惠县丞归阳义》诗:“二岭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画绣徘徊。” 金 毛麾 《游河西孙氏园》诗:“亭榭依山水乱鸣,已如罨画障中行。”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峯无恙又晴暉。”...
一任的意思:(1).担任官职期满为一任。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宋史·孝宗纪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实歷知县一任,方许关升,著为定式。”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小生今上朝取应去。”(2).听凭。 唐 杜甫 《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仇兆鳌 注引 罗大经 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飞柳絮;儘着你满地落风尘。”《儿女英雄传...
一度的意思:◎ 一度 yīdù(1) [on one occasion;once]∶曾经,从前一度是很快乐的(2) [for a time]∶有过一次他因病一度休学...
障泥的意思: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尘土的东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王武子 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箸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 王 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 唐 李白 《紫骝马》诗:“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脂香玉黛约裙衩,障泥油壁停梳掠。”...
朱颜的意思:(1).红润美好的容颜。《楚辞·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穉朱颜只。” 王夫之 通释:“穉朱颜者,肌肉滑润,如婴穉也。”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陋 荆 姬之朱颜,笑 夏 女之光髮。”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评》:“ 元卿 年十八第进士,其叔 正叟 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清 刘大櫆 《祭吴文肃公文》:“我初见公,公在内阁,皓髮朱颜,笑言磊磊。”(2).和悦的脸色。表示亲热信任。《汉书·淮...
红叱拨的意思:(1).名马名。 唐 天宝 中, 西域 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见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四。也泛指骏马。 前蜀 韦庄 《长安清明》诗:“紫陌乱嘶红叱拨,緑杨高映画鞦韆。”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有甚好名儿?[丑白]飞龙、赤兔……红叱拨、紫叱拨、金叱拨。 青海 月支 生下, 大宛 越腅 将来。”(2).一种名贵的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动》:“ 楚州 谢阳 出猫,有褐花者。 灵武 有红叱拨及青驄色者。”...
锦缠头的意思:古代歌舞艺人演毕,客以罗锦为赠,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 唐 杜甫 《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明 沉自徵 《鞭歌妓》:“恼得我髮衝冠三尺剑生花,休想锦缠头一曲春无价。”亦省称“ 锦缠 ”。 元 兰楚芳 《粉蝶儿》套曲:“初来时争着与他锦缠,则为他那歌謳宛转。”...
行路难的意思:(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 羊曇 善唱乐, 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 《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 陈去病 《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