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落星石
明 · 汪广洋
今夕兴不浅,月高湖水平。
稳乘白鹞子,直到豫章城。
山酒开孤寂,洞箫闻数声。
匡庐青未了,相近眼偏明。
稳乘白鹞子,直到豫章城。
山酒开孤寂,洞箫闻数声。
匡庐青未了,相近眼偏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晚经过落星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今夕兴不浅”,点明了诗人此刻的心情饱满,对即将到来的夜晚充满期待和兴奋。接着,“月高湖水平”描绘出一幅月光洒满平静湖面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稳乘白鹞子,直到豫章城”一句,通过想象乘坐白鹞子(可能是指一种轻盈的船只或飞行物)穿越夜空,直达豫章城(即现在的南昌),展现了诗人浪漫而自由的想象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
“山酒开孤寂,洞箫闻数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在远离尘嚣的山间,一壶山酒解除了旅途中的孤独,而远处传来的洞箫声,更添了几分幽远和神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最后,“匡庐青未了,相近眼偏明”将目光转向了著名的庐山(即匡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即使是在夜色中,庐山的青翠依然清晰可见,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让人心生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行舟、饮酒听箫、仰望山川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也流露出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