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略上人房竹赏析

略上人房竹

明 · 高启
幽筱半梢横,山窗纮月明。
上人禅定久,不怕有秋声。

拼音版原文

yōu筿xiǎobànshāohéngshānchuānghóngyuèmíng

shàngrénchándìngjiǔyǒuqiūshē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居景象。"幽筱半梢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在月光下婆娑摇曳的姿态,"幽筱"即细竹,"半梢横"则显出竹影斑驳,夜色清凉。"山窗纮月明",透过山间窗户,明亮的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皎洁的氛围。

接下来,"上人禅定久","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此处指那位修禅的僧人,他已沉浸于深深的禅定之中,对周遭环境的变化似乎不闻不问。"禅定久"表现出僧人的专注与内心的平静。最后,"不怕有秋声",点出即使秋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这位禅定的僧人依然不受外界干扰,心境如止水般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竹林和月光,以及对禅定僧人的刻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静心修行的禅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词语解释

不怕的意思:◎ 不怕 bùpà[be not afraid of;not fear] 不畏惧;不害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 不怕 bùpà[even if] ——连词。犹言纵然,即使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儒林外史》...

禅定的意思:(1).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又禅为色界天之法,定为无色界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色界定)、四定(无色界定)的区分。《坛经·坐禅品》:“何名禪定?外离相为禪,内不乱为定……外禪内定为禪定。”《长阿含经·第二分十上经》:“思维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便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稳。身心安稳已,则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如实智。是谓初解脱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番僧习禪定...

秋声的意思: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上人的意思:◎ 上人 shàngrén(1) [Buddhist monk]∶旧时尊称僧人(2) [sage]∶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3) [high official]∶指职位高的统治者(4) [the upper class]∶上等人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5) [parents or grand parents]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6) [bully]∶凌驾于他人之上...

有秋的意思:丰收,有收成;丰年。《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晋 陶潜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诗:“司田春有秋,寄声与我谐。飢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唐 元稹 《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乃詔执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实仓廪。” 明 李贽 《复杨定见书》:“如种田相似,年年不輟,时时不改,有秋之穫如此,无成之岁亦如此,安可以一耕不穫而遂弃前事耶?”...

月明的意思:(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