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阅江赏析

阅江

明 · 范景文
长江浪涌石头高,雄矣王师壮羽旄。
阃外无人为埽幕,军中何计可投醪。
乘风貔虎堪摧阵,落日蛟龙欲撼涛。
击楫中流思百折,宵衣钟漏正焦劳。

鉴赏

此诗《阅江》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描绘了阅兵长江边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军队的雄壮与英勇。

首联“长江浪涌石头高,雄矣王师壮羽旄”以长江的波涛汹涌和石头山的巍峨高耸起笔,形象地描绘出阅兵场景的宏大与庄严,同时赞颂了王师(即皇帝的军队)的威武雄壮,如同飘扬的羽毛般彰显着荣耀。

颔联“阃外无人为埽幕,军中何计可投醪”则转而表达对军事将领的期待与敬意。在阃外(指军事要塞或边境地区)无人能为军队清扫障碍,暗示了军队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而在军营中,如何能够激励士气、赢得胜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颈联“乘风貔虎堪摧阵,落日蛟龙欲撼涛”进一步渲染了军队的勇猛与战斗力。乘风破浪的貔虎(猛兽)象征着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落日时分的蛟龙试图撼动江涛,则寓意着即使面对强敌,军队也能够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尾联“击楫中流思百折,宵衣钟漏正焦劳”表达了诗人对于军队在艰难险阻中坚持战斗的感慨。击楫中流,意味着在逆流中奋力前进,象征着军队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的决心;而宵衣钟漏,形容夜晚仍在忙碌,体现了军队在备战过程中的辛勤与付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阅兵长江边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军队的英勇与壮志,也表达了对将士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敬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