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得激字
偶寄越城隅,颇喜得幽寂。
炎夏天象明,群山皎如涤。
况有文献友,同心不离逖。
虽无鼎俎盛,斗酒聊相觅。
登楼望禹穴,慷慨生感激。
玄珠沦赤水,金简不可觌。
崩腾六合内,惨淡多羽檄。
天弧弛虚壳,封豕逃砧锧。
惟见野田中,白骨杂瓦砾。
忧来歌一曲,客泪再三滴。
晚风吹晴霞,海色映石壁。
展诗肆遐眺,严令困勍敌。
诸公俱凤麟,愧我独樗栎。
危途知骥騄,勉旃树功绩。
无然学儿女,怆恨山阳笛。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得激字》,以"激"字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势下的感慨与志向。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乱世,与好友相聚的幽静环境,夏日炎炎中群山如洗,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们虽然没有丰盛的宴席,但以斗酒相交,登楼远眺,感叹历史的沧桑,尤其是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引发了深深的感慨。
诗人借用神话中的典故,如玄珠沉没、天弧闲置等,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无奈。他目睹战乱后的田野残骸,心中充满忧虑,借歌声抒发哀愁,晚风与晴霞的景色则带来一丝慰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自谦为无能之材,但仍勉励自己如同骏马般在危难中展现才能,不效仿儿女情长,而是要积极进取,建立功业。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身世之感,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刘基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坚韧精神。
词语解释
白骨的意思:(1).尸骨;枯骨。《国语·吴语》:“君王之於 越 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故 扁鹊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国也。” 唐 杜甫 《兵车行》:“君不见 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弔英贤!”《文汇报》1983.8.14:“苍松掩不住白骨,红岩染透了鲜血。”(2).泛指死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刀笔舞闻,曲相开脱,遂使凶残漏网,白骨沉寃。”(3).白色果...
崩腾的意思:(1).奔腾。 唐 张籍 《废居行》:“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难唯空宅。” 宋 苏辙 《江涨》诗:“山中三日雨,江水一丈高,崩腾没州渚,淫溢侵蓬蒿。”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二折:“你道是善相持,能相竞,用不着喒军马崩腾,武艺纵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 阳 笑曰:‘海风引舟,亦可作一调否?’ 十娘 曰:‘可。’即按絃挑动,若有旧谱,意调崩腾;静会之,如身仍在舟中,为颶风所摆簸。”(2).奔走,奔波。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且当竹柏其行,使岁寒而无改也。何有便当崩腾竞逐...
不离的意思:(1).不失;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2).不离开;不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众,不离其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一物大於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3).差不多;还不错。《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别人还不离,独有 璉二嫂子 ,连模样儿都改了,説话不伶俐了。’” 老舍 《骆驼祥子》四:“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惨淡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暗淡无色。 (2) (形)形容在困难的情况下艰苦地进行。 [构成]并列式:惨+淡 [例句]惨淡经营。(作状语)惨淡的月光。(作定语)...
城隅的意思:(1).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周礼·考工记·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郑玄 注:“城隅谓角浮思也。” 孙诒让 正义:“角浮思者,城之四角为屏以障城,高於城二丈,盖城角隐僻,恐奸宄踰越,故加高耳。” 汉 张衡 《东京赋》:“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清 姜宸英 《湛园札记》以为:“城隅即今城上譙楼。”(2).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晋 卢谌 《赠崔温》诗:“逍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唐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
赤水的意思: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名。《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楚辞·离骚》:“忽吾行此流沙兮,遵 赤水 而容与。” 洪兴祖 补注引《博雅》:“ 昆仑虚 , 赤水 出其东南陬。”《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 昆仑 之阿, 赤水 之阳。”《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 厌火 北,生 赤水 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樗栎的意思:(1).《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 匠石 之 齐 ,至於 曲辕 ,见櫟社树……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后因以“樗櫟”喻才能低下。 唐 欧阳詹 《寓兴》诗:“桃李有奇质,樗櫟无妙姿。”(2).用为自谦之辞。 宋 苏轼 《和穆父新凉》:“常恐樗櫟身,坐缠冠盖蔓。”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闻鸡起舞》:“下官樗櫟之才,岂足为元帅...
怆恨的意思:悲痛。旧题 汉 苏武 《别李陵》诗:“愴恨切中怀,不觉泪沾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积年交结,恩义不轻;一旦分别,岂不愴恨?”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羽卫参差,拥翠华而不发;天颜愴恨,觉红袖以难留。” 李广田 《山之子》:“我爱设想……图画好看,而画中人却另有一番怆恨。”...
登楼的意思:(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
鼎俎的意思:(1).鼎和俎。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周礼·天官·内饔》:“王举,则陈其鼎俎,以牲体实之。” 郑玄 注:“取於鑊以实鼎,取於鼎以实俎。实鼎曰脀,实俎曰载。”《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大夫之祭,鼎俎既陈,籩豆既设,不得成礼,废者几?’”(2).泛称割烹的用具。《韩非子·难言》:“上古有 汤 至圣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 汤 乃仅知其贤而用之。” 唐 杜甫 《冬狩行》:“有鸟名鸜鵒,力不能高飞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 ...
斗酒的意思:亦作“鬭酒”。比酒量。 唐 杜牧 《街西长句》:“游骑偶同人鬭酒,名园相倚杏交花。” 清 陈维崧 《菩萨蛮·为竹逸题徐渭文画紫牡丹》词:“年时鬭酒红栏下,一丛姹紫真如画。” 清 陈于王 《燕九竹枝词》之九:“观傍培塿氍毺新,酒市争看鬭酒人。”...
儿女的意思:◎ 儿女 érnǚ(1) [children]∶儿子和女儿,子女儿女成群(2) [young man and woman]∶青年男女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泪,君休滴...
封豕的意思:(1).大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射封豕。”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注:“封豕,大猪。”(2).比喻贪暴者。《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伯封 ﹞实有豕心,贪惏无饜,忿纇无期,谓之封豕。”《旧唐书·李密传》:“三河纵封豕之贪,四海被长蛇之毒。” 陈毅 《六国之行》诗:“百战驱封豕,千辛制毒龙。”(3).喻暴虐残害。《文选·扬雄<长杨赋>》:“昔有强 秦 ,封豕其士,窫窳其民。”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以喻 秦 贪婪,残食其人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孝顺帝纪上》:“郡县设令,封豕黎民。”(4)....
凤麟的意思:(1).凤凰与麒麟。 汉 扬雄 《法言·问明》:“或问鸟有凤,兽有麟,鸟兽皆可凤麟乎?” 唐 顾况 《步虚词》诗:“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2).比喻杰出罕见的人才。 宋 苏轼 《送子由使契丹》诗:“不辞馹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明 刘基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诗:“诸公俱凤麟,愧我独樗櫟。”...
感激的意思:[释义](动)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强调引起内心的激动和好感,多用于客观描述。很~你给我的帮助。(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感+激 [同义]感谢...
感激的意思:[释义](动)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强调引起内心的激动和好感,多用于客观描述。很~你给我的帮助。(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感+激 [同义]感谢...
功绩的意思:[释义](名)功劳和成就。 [构成]并列式:功+绩 [例句]这是他三年来的功绩。(作宾语)[反义]罪过...
海色的意思:(1).海面呈现的景色。常受天空颜色、海底底质等的影响。 唐 祖咏 《江南旅怀》诗:“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宋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元 宋无 《日出》诗:“金乌摇上浪如堆,万象分明海色开。”(2).将晓时的天色。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八:“鸡鸣海色动,謁帝罗公侯。” 王琦 注引 杨济贤 曰:“海色,晓色也。鸡鸣之时,天色昧明,如海气矇矓然。”...
骥騄的意思:指良马。 汉 王充 《论衡·案书》:“故马效千里,不必驥騄;人期贤知,不必 孔 墨 。”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驥騄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张倅生日》词:“驰驥騄,佩龟紫。”...
蹇步的意思:谓步履艰难。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四达虽平直,蹇步愧无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谐谑·嘉兴谑语》:“书中车马多如簇, 钱举人 独身走躑躅。 钱 居贫不克具舆马,又蹇步不良於行也。” 清 吴檠 《咏怀》:“曲径非不捷,由之转穷途。欲速嗟无成,蹇步愧亨衢。”...
金简的意思:金质的简册。常指道教仙简或帝王诏书。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圣人所记曰:在于九山东南,天柱号曰 宛委 ……其巖之巔,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瑑其文。” 唐 刘禹锡 《为杜佑谢手诏表》:“拜捧紫泥,跪伸金简。” 明 张居正 《应制白鹤吟》之四:“金简忽传天上字,东华初纪大椿年。”...
慷慨的意思:◎ 慷慨 kāngkǎi(1) [vehement;fervent]∶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慷慨就义(2) [generous;liberal]∶大方;不吝啬慷慨解囊...
客泪的意思:离乡游子的眼泪。 南朝 梁 沉约 《晨征听晓鸿》诗:“闻雁夜南飞,客泪夜沾衣。” 南朝 陈 刘删 《赋得马》诗:“边声陨客泪,果下益桃红。” 唐 杜甫 《九成宫》诗:“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藪。” 唐 韩愈 《晚次宣溪绝句》:“客泪数行先自落,鷓鴣休傍耳边啼。”...
睽违的意思:(1).差错;背违。 唐 颜师古 《上<汉书注>序》:“顾召幽仄,俾竭芻蕘。匡正睽违,激扬鬱滞。” 唐 元稹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诗:“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但感事睽违,非言官好恶。”(2).分隔;离别。 南朝 梁 何逊 《仰赠从兄兴宁置南》诗:“一朝异言宴,万里就睽违。” 唐 李朝威 《柳毅传》:“洎 钱塘 季父论亲不从,遂至睽违,天各一方,不能相问。”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刘三吾与陈南宾书》:“暮年以来,每一得姻家书,輒兴骨肉睽违之感,友朋相继凋谢之痛。”《文明小史》...
离逖的意思:亦作“ 离逷 ”。1.远远离开;使远去。《书·多方》:“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 孔颖达 疏:“我则致天之罚于汝身,将远徙之,使离远汝之本土。” 晋 左思 《娇女》诗:“翰墨戢閒案,相与数离逖。”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既官政而离逷,遂师言而泄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卿归我时,贫苦不自立,赖卿小阜,何忍遽言离逷?”(2).疏远。《书·泰誓》:“今 殷王 紂 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絶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 孙星衍 疏:“离者, 高诱 注《淮南》云:‘去也。’...
六合的意思:...
勉旃的意思:努力。多于劝勉时用之。旃,语助,之焉的合音字。《汉书·杨恽传》:“方当盛 汉 之隆,愿勉旃,毋多谈。”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困学违从众,明公各勉旃。” 宋 欧阳修 《送谢中舍》诗之二:“人生白首吾今尔,仕路青云子勉旃。” 李大钊 《在<国民杂志>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诸君本此进行,将来对于世界造福不浅,勉旃。”...
晴霞的意思:明霞。 隋炀帝 《早渡淮》诗:“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 唐 元稹 《红芍药》诗:“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宋 刘克庄 《满江红》词:“织女机边云锦烂, 天台 赋里晴霞赤。”...
群山的意思:◎ 群山 qúnshān(1) [hills]∶山连山群山环抱(2) [hump]∶必须飞越的山脉或山峰——主要用于航空学飞越从智利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群山...
山阳的意思:◎ 山阳 shānyáng[adret] 山坡向阳的一面;山的南侧...
石壁的意思:◎ 石壁 shíbì[cliff;precipice] 有相当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悬垂的悬崖或峭壁...
树功的意思:建立功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此诚圣贤拯救之秋,烈士树功之会也。” 清 唐甄 《潜书·辨儒》:“自 宋 以来,圣言大兴,乃从事端於昔,树功则无闻焉。”...
田中的意思:(1).田地之中;田野之中。《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昔 汝南 有人於田中设绳罥以捕麞。” 宋 杨万里 《初夏即事》诗之三:“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沉从文 《牛》:“ 大牛伯 ……牵了那被教训过一顿说是‘撒娇偷懒’的小牛,到田中去做事。”(2).指乡村。《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唐 韦应物 《答畅校书当》诗:“偶然弃官去,投跡在田中。”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西湖 僧 仪 ...
天象的意思:[释义](1) (名)指天气现象。夜观天象。 (2) (名)指天空中风、云等变化的现象。根据天象可以预测天气变化的趋势。 [构成]偏正式:天(象 [例句]观察天象的变化情况。(作定语)[同音]天向...
天弧的意思:星名。亦称弧矢,属于南方七宿中的井宿。凡九星( 汉 时谓有四星),形如弓弧。正对天狼星而有光,古人以为主弭兵盗。弧矢动移不如常而现角芒,古人以为主兵盗。 汉 扬雄 《羽猎赋》:“荧惑司命,天弧发射。” 明 刘基 《感兴》诗:“天弧不解射封狼,战鼓纵横满路旁。”《陈书·高祖纪上》:“自摄提无纪,孟陬殄灭,枉矢宵飞,天弧晓映。” 清 顾炎武 《石射堋山》诗:“太白天弧见角芒, 金山 、 京口 又沙场。”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同心的意思:◎ 同心 tóngxīn(1) [with one heart]∶思想或认识一致同心同德(2) [concentric]∶共一中心或核心同心圆同心度(3) [common wish]∶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神佛原有同心(4) [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he same path]∶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昔时同心人,今日两离分...
瓦砾的意思:[释义](名)破碎的砖头瓦片。 [构成]并列式:瓦+砾 [例句]收拾瓦砾。(作宾语)...
危途的意思:◎ 危途 wēitú[dangerous way] 危险的道路...
文献的意思:◎ 文献 wénxiàn[document;literature] 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无然的意思:(1).无是,不正确。《诗·唐风·采苓》:“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2).不要这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 以 公鉏 为马正,愠而不出。 閔子马 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我愿从归翼,无然坐自沉。” 明 刘基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诗:“无然学儿女,愴恨 山阳 笛。”(3).不是这样。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於世。”...
喜得的意思:犹幸亏,幸喜。《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喜得堂上官是个有主意的人。”《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喜得先从 褚大娘子 口里得了那 邓九公 的性情,因此顺着他的性情,一见面便合他欢饮雄谈。”...
遐眺的意思:远望。 晋 卢谌 《赠刘琨》诗:“遐眺存亡,缅成飞沉。” 北魏 张渊 《观象赋》:“陟秀峯以遐眺,望灵象於九霄。” 清 方文 《泰安道中望岱》诗:“况当凌絶顶,千峰恣遐眺。”...
夏天的意思:◎ 夏天,夏季 xiàtiān,xiàjì[summer] 同“夏 2 ”...
相觅的意思:亦作“ 相覔 ”。1.寻找。《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尊夫人同令嗣远来相觅,见在驛舍。”(2).相邀;相请。 宋 陆游 《大雪》诗:“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明 刘基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得激字》诗:“虽无鼎俎盛,斗酒聊相覔。”...
玄珠的意思:(1).黑色明珠。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南齐书·张融传》:“蟕蠵瑁蛑,綺贝绣螺。玄珠互綵,緑紫相华。” 元 王逢 《游昆山怀旧伤今》诗:“玄珠探 甓社 ,白马饮 浙水 。”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今日所谓识时之彦,为按其实,则多数常为盲子,寳赤菽以为玄珠。”(2).道家、佛教比喻道的实体,或教义的真谛。《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陆德明 释文:“玄珠, 司马 云:‘道真也。’” 晋 支遁 《咏...
学儿的意思:犹学生。旧时读书人或官场中自称的谦词。 明 无名氏 《东篱赏菊》第二折:“学儿是这 彭泽县 一箇县丞,近日撰将这箇 陶县令 来,十分兜搭,我试见他去。”...
炎夏的意思:◎ 炎夏 yánxià[hot summer;dog days] 酷热的夏天炎夏盛暑...
严令的意思:◎ 严令 yánlìng[strict order] 严厉命令严令缉拿归案...
野田的意思:犹田野。《南齐书·祥瑞志》:“ 永明 二年八月, 梁郡 睢阳县 界野田中获嘉禾,一茎二十三穗。”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二:“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清 魏源 《京口琴娘曲》:“野田积水 淮 南道,日乞穷途夜青草。”...
一曲的意思:(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
幽寂的意思:◎ 幽寂 yōujì[be secluded and lonely] 幽雅寂静,孤独寂寞...
禹穴的意思:(1).相传为 夏禹 的葬地。在今 浙江省 绍兴 之 会稽山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 江 、 淮 ,上 会稽 ,探 禹穴 。”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 禹 巡狩至 会稽 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云 禹 入此穴。”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幸游 建德 乡,观奇经 禹穴 。” 唐 李白 《越中秋怀》诗:“何必探 禹穴 ,逝将归 蓬丘 。”(2).指 会稽 宛委山 。相传 禹 于此得 黄帝 之书而复藏之。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诗:“ 禹穴 藏书地, 匡山 种杏田。...
羽檄的意思: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陈豨 反, 邯郸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 邯郸 中兵耳。” 裴駰 集解:“ 魏武帝 《奏事》曰:‘今边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飞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 晋 左思 《咏史》之一:“边城苦鸣鏑,羽檄飞京都。”《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太守 接了羽檄文书,星速赴南 赣 到任。” 郁达夫 《庚辰元日闻南宁捷报醉胡社长宅和益吾老岁晚感怀原韵》:“羽檄连翩至,愁怀次第开。”...
再三的意思:◎ 再三 zàisān[over and over again] 一次又一次;多次再三强调...
展诗的意思:赋呈或吟唱诗歌。《楚辞·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姜亮夫 校注:“展诗,谓陈诗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并命在位,展诗发志。”《宋史·乐志十二》:“展诗鸣律,肃庄琳琅。”...
砧锧的意思:亦作“碪礩”。古代斩首或腰斩用的垫板。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将再干於冕旒,宜先伏於砧鑕。” 金 高宪 《长城》诗:“ 祖龙 跋扈侈心开,牛豕生民付碪礩。”...
诸公的意思:(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
山阳笛的意思:晋 向秀 经 山阳 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追念亡友 嵇康 、 吕安 ,因作《思旧赋》。后因以“山阳笛”为怀念故友的典实。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唯有 山阳 笛,悽余《思旧》篇。” 明 刘基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诗:“无然学儿女,愴恨 山阳 笛。” 清 赵翼 《题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俄闻 山阳 笛,不得一执手。” 康有为 《六哀诗》之一:“挥手作死别,吾拟委沟壑。岂知痛 嵇生 ,凄絶 山阳 笛。”亦省作“ 山阳 ”。 唐 韦应物 《楼中阅清管》诗:“ 山阳 遗韵在,林端横吹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