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太湖口二首(其二)
宋 · 孙觌
白首对泷吏,骍汗愧逐臣。
溪山不改色,风雨解留人。
坎壈知天意,漂浮任此身。
纷纷小儿女,何必泪沾巾。
溪山不改色,风雨解留人。
坎壈知天意,漂浮任此身。
纷纷小儿女,何必泪沾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宿太湖口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人生坎坷与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首句“白首对泷吏”,诗人以白发苍苍的形象自比,面对官场的繁杂事务,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接着,“骍汗愧逐臣”一句,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被驱赶的牛,表达了对自己官场地位和处境的无奈与自责。
“溪山不改色,风雨解留人”两句,诗人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溪流山色依旧美丽,即使风雨交加,也仿佛有意挽留行人,寓意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的短暂。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坎壈知天意,漂浮任此身”两句,诗人直面人生的起伏不定,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选择以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波折,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最后,“纷纷小儿女,何必泪沾巾”一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劝慰那些因生活琐事而悲伤的人们,不必为小事而流泪,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理解和对世事的超脱。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