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其二)赏析

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其二)

宋 · 赵蕃
常州何乃又衡州,或谓兹行乃胜游。
钟鼓相闻寻岳寺,茝兰无数踏湘流。
是中夫岂先生乐,此段聊供幽子求。
岳麓相望唯石鼓,要令吾辈务藏修。

注释

常州:古代地名,今江苏常州。
衡州:古代地名,今湖南衡阳。
胜游:美好的旅行。
岳寺:指著名的寺庙,如衡山的南岳庙。
茝兰:古时的一种香草,象征高洁。
湘流:湘江,流经湖南。
先生: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幽子:深思者,隐士。
石鼓:可能指的是石鼓书院,古代著名学府。
务藏修:致力于修养身心,追求内在提升。

翻译

为何常州又变成了衡州,有人说是这次行程是一次胜游。
沿着钟声和鼓声寻找古老的岳寺,无数香草在湘江边漫步。
这里难道真是先生的乐趣所在?这段旅程只为深思者提供寻求。
遥望岳麓只见石鼓山,让我们这些后辈致力于修身养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衡州使君的一首赠诗。诗中,诗人以调侃的口吻表达了对衡州之行的看法,称常州与衡州虽地域相近,但此处的行程似乎更像是一次愉快的游历。他描述了寻访山寺钟声悠扬,漫步湘江边芷兰丛生的场景,暗示这里有让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

诗人接着说,这样的环境或许并不符合使君先生日常公务的需要,但对于喜好清幽的隐士来说,却是一处理想的去处。最后,他提到岳麓山与石鼓相对,寓意着衡州之地也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使君先生能在此修身养性,潜心于学问和修养。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于景,既表达了对衡州风土人情的赞赏,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期望,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与深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