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二首(其二)
宋 · 赵与■
倦客沧浪意,扁舟汗漫游。
云归林屋晚,木落洞庭秋。
此地真堪老,中原卒未休。
可知侯万户,不似橘千头。
云归林屋晚,木落洞庭秋。
此地真堪老,中原卒未休。
可知侯万户,不似橘千头。
注释
倦客:形容疲惫的旅人。沧浪:指《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象征隐逸或高洁的志向。
扁舟:小船。
汗漫:形容漫无边际或随意。
云归:云彩归巢,比喻日落或夜晚来临。
林屋:山林中的房屋,可能指隐居之处。
洞庭秋:指洞庭湖的秋天景色。
堪:能够,适宜。
老:养老。
中原:指中原地区,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
卒未休:战争仍未停止。
侯万户:万户侯,古代封爵之一,拥有大量土地和人口的贵族。
橘千头:千头橘树,象征平凡而丰饶的生活。
翻译
漂泊的旅人怀着沧浪之志,乘着小舟漫无目的地游荡。傍晚时分,云彩归巢于山林屋檐,洞庭湖畔树木凋零,秋意渐浓。
这里确实适合养老,但中原的战乱仍未停息。
可以想见,身为万户侯的显贵,怎比得上拥有众多橘树的平凡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疲惫的旅人,他的心境如同沧浪之水般淡泊,乘着一叶扁舟在广阔的江河中漫游。傍晚时分,云彩归巢于山林之中,伴随着秋意渐浓,洞庭湖畔的树木开始落叶,展现出一幅宁静而萧瑟的画面。
诗人感叹此地的宁静和适宜养老,然而内心深处,他仍牵挂中原的战乱局势,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他以侯万户(可能指高官)与橘千头(象征平凡百姓)的对比,暗示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身为高位者,也不及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