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
宋末元初 · 汤仲友
虎是何年踞,名存迹已亡。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池暗生寒气,台空旁夕阳。
更无人吊古,来祇为春茫。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池暗生寒气,台空旁夕阳。
更无人吊古,来祇为春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踞:占据,古代猛兽象征,此处可能指老虎曾经的领地。名存迹已亡:名号还在,但遗迹已经不存在。
塔从林外出:塔楼从树林的遮蔽中显露出来。
山向寺中藏:山峦环绕着寺庙,仿佛藏着什么秘密。
池暗生寒气:池水深沉,让人感到寒冷。
台空旁夕阳:空荡的平台边,夕阳孤独地照耀。
吊古:凭吊古人或古迹。
春茫:春天的迷茫,形容春雾朦胧或景色迷离。
翻译
老虎是什么时候占据这里的,现在虽有名号但遗迹已经消失。塔楼从树林之外显现,山峦环绕着隐藏在寺中。
寂静的池塘散发出冷冽的气息,空荡的平台只有夕阳相伴。
再没有人来凭吊古迹,人们来这里只为欣赏春天的迷茫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荒废的寺庙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开篇“虎是何年踞,名存迹已亡”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意境,虎山虽有名,但其过去的辉煌业已不在,仅剩下名字和遗迹,给人以深深的历史感。
接着,“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两句,描绘了一座古塔从树林中露出来,背景是被山环抱的寺庙,这里通过“出”和“藏”的动静对比,表现了时间流逝与空间的交错。
“池暗生寒气,台空旁夕阳”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景象。池水在不见光线的情况下散发出冷气,而平台上只有晚霞的映照,这种对比强烈地衬托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荒废。
最后,“更无人吊古,来祇为春茫”两句,是诗人的感慨。没有人再去怀念过往的辉煌,只有春天的风景依旧,这种自然界的不变与历史的变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寺庙及其周遭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物是人非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