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赠张茂实
放言爱庄叟,笑癖如陆云。
采药清晨出,哦诗静夜闻。
沧浪可濯足,吾与尔为群。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文人倪瓒所作,题为《秋日赠张茂实》。倪瓒以山水画著称,其诗风亦颇得自然之趣,此诗便是其一例。
诗中开篇“久客东海上,秋风吹练裙”,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在东海边度过了漫长的时光,秋风轻拂,仿佛连衣裙都染上了秋天的气息。这一句既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放言爱庄叟,笑癖如陆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欣赏和对好友陆云的亲密关系。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自由洒脱,而陆云则是晋代文学家,以幽默风趣著称。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既追求精神的自由,又享受友情的乐趣。
“采药清晨出,哦诗静夜闻”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清晨外出采药,夜晚吟诵诗歌,这样的生活既有实际的收获(采药),也有精神的寄托(哦诗)。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
最后,“沧浪可濯足,吾与尔为群”一句,借用了《楚辞·渔父》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愿意与朋友共游于自然之中,如同在清流中洗脚一般自在无拘。这不仅是对友情的向往,也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倪瓒对自然、友情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生活情趣的佳作。
词语解释
采药的意思:见“ 采药 ”。亦作“ 采葯 ”。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 ,因采药不反。” 唐 李白 《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 蓬丘 。” 宋 苏轼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 天台 去,更欲题诗满 浙 东。” 清 刘献廷 《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 齐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 清 钱金甫 《赠魏惟度》诗:“偶停 司马 游 梁 骑,暂作 嵩山 采药人。”...
沧浪的意思:(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
东海的意思:◎ 东海 Dōng Hǎi(1) [The East China Sea]∶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2) [sea in the east]∶泛指东方的大海...
放言的意思:(1).谓不谈世事。《论语·微子》:“﹝子﹞谓 虞仲 、 夷逸 ,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放,置也;不復言世务。”一说为放纵其言。参阅 清 刘宝楠 正义。(2).放纵其言,不受拘束。《后汉书·荀韩锺陈传论》:“ 汉 自中世以下,阉竖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矫絜放言为高。” 李贤 注:“放肆其言,不拘节制也。”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序》:“予闲居,乘兴偶作一十二章,颇类志怪放言。”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陶珏卿》:“余每放言妄论,伊必阻止曰:‘此招祸之媒也。’” 鲁迅...
海上的意思:[释义](1) (名)指上海;与“沪上”的意思相同。 (2) (名)海洋上面;海中。 [构成]偏正式:海(上 [例句]海上的风很猛。(作定语)...
久客的意思:(1).久居于外。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巽》:“久客无依,思归我乡。”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2).指久居外乡的人。 宋 陆游 《宴西楼》诗:“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3).指腊梅。 明 程棨 《三柳轩杂识》:“ 姚氏 《丛语》以蜡梅为寒客,今改为久客。”...
练裙的意思:亦作“ 练帬 ”。1.白绢下裳。亦指妇女所着白绢裙。 宋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鬭清妍。”(2).《宋书·羊欣传》:“ 献之 尝夏月入县, 欣 著新绢帬昼寝, 献之 书帬数幅而去。 欣 本工书,因此弥善。”后因用作文人乘兴挥毫的典故。 唐 陆龟蒙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诗:“重思醉墨纵横甚,书破 羊欣 白练裙。”...
清晨的意思:◎ 清晨 qīngchén[morning] 天亮的最初时辰...
秋风的意思:◎ 秋风 qiūfēng[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濯足的意思:语出《孟子·离娄上》:“ 沧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词:“濯足夜滩急,晞髮北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