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静观堂十偈(其一)赏析

静观堂十偈(其一)

宋 · 汪晫
静观打透两重关,无静无观总一般。
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

注释

静观:静静地观察,也指内心平静地看待事物。
两重关:比喻两个重要的阶段或层次。
无静无观:不论是否处于宁静或观察的状态。
总一般:实际上是一致的,没有区别。
须信:必须相信。
非境静:并非环境的静寂。
从知:从理解中。
心观:内心的观察,即心灵的洞察。

翻译

静静观察,穿透双重层面
无论是静还是观,其实并无分别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汪晫之手,收录于其作品集《静观堂十偈》中。诗中的“静观”指的是内心的安宁与深刻的观照,它是修身养性、悟道的一个过程。在第一句“静观打透两重关,无静无观总一般”,诗人表达了通过静心观照,可以穿越世间种种障碍,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两重关”象征着内在与外在的各种束缚,而“无静无观总一般”则强调了在没有静心和观照的情况下,一切都显得平凡而缺乏深度。

第二句“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静,是一种内心的清澈与宁静,而非外界环境的安静。同时,“从知观处是心观”则阐述了观照的本质,是通过心灵来进行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内心修养与精神世界探索的独到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