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诫
又不养以福,使全其寿年。
饮酒病我性,思虑害我神。
美色伐我命,利欲乱我真。
神明无聊赖,愁毐于众烦。
中年弃我逝,忽若风过山。
形气各分离,一往不复还。
上士悯其痛,抗志凌云烟。
涤荡去秽累,飘渺任自然。
退修清以净,存吾玄中玄。
澄心剪思虑,泰清不受尘。
恍惚中有物,希微无形端。
智虑赫赫中,谷神绵绵存。
鉴赏
这首诗《清诫》由汉代诗人高彪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诗开篇即提出“天长而地久,人生则不然”,对比天地永恒与人类生命的短暂,引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接着,诗人列举了“饮酒病我性,思虑害我神”、“美色伐我命,利欲乱我真”等种种诱惑与困扰,指出这些因素如何侵蚀人的精神与生命,强调了保持内心纯净的重要性。
“神明无聊赖,愁毐于众烦”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当心灵被欲望和忧虑占据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随后,“中年弃我逝,忽若风过山”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以及中年危机带来的紧迫感。
“形气各分离,一往不复还”揭示了生命的不可逆性,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生命的意义。接下来,“上士悯其痛,抗志凌云烟”赞美了那些能够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人。
“涤荡去秽累,飘渺任自然”鼓励人们去除杂念,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退修清以净,存吾玄中玄”倡导内省与修行,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深邃。
最后,“澄心剪思虑,泰清不受尘”表达了净化心灵、排除杂念的愿望,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恍惚中有物,希微无形端”暗示了在混沌之中存在着某种超越物质的存在,而“智虑赫赫中,谷神绵绵存”则强调了智慧与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要性,谷神象征着永恒不变的精神本质。
整体而言,《清诫》通过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剖析,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追求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体现了汉代文人对于道德修养与人生哲学的深入探索。
词语解释
不然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不是这样。 (2) (形)用在说话的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构成]偏正式:不〔然 [例句]其实不然。(作谓语)不然;实际情况是这样的。③(连)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事情;用法同“否则”一样。我有点事儿;不然倒可以陪你们去一趟。我今天很忙;不然我可以陪你看电影去。(连词;用于复句)。...
澄心的意思:(1).使心情清静。《文子·上义》:“ 老子 曰:‘凡学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终始,反於虚无,可谓达矣。’” 唐 吕岩 《水龙吟》词:“万事澄心定意,聚真阳、都归一处。”《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 晁梁 澄心定虑了一会,将那寺中房廊、屋舍、园圃、庭堂合他住过的禪房榻炕,都能想记无差。”(2).静心。 晋 陆机 《文赋》:“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唐 王鲁复 逸句:“清泉绕屋澄心远,曙月衔山出定迟。”...
涤荡的意思:[释义](动)洗涤,清除。 [构成]并列式:涤+荡 [例句]心灵受到涤荡。(作宾语)[同音]的当...
分离的意思:[释义](1) (动)分开。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离的。(作谓语)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来。(作谓语) (2) (动)别离。分离了多年。(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分+离 [同义]分裂、分别、离别[反义]结合...
复还的意思:(1).回返。 刘大白 《西风》诗五:“难道一去不复还吗?”(2).恢复,归还。闽剧《炼印》第五场:“本院今日当堂开释你等,并复还功名,你等回去吧。”...
谷神的意思:◎ 谷神 gǔshén[corn god] 被信仰为促进谷物生长保证五谷丰收并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长、腐烂和再生的神...
过山的意思:宋 人称美佳酿之名。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酒肆》:“酒阁名为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酒肆》:“若酒力高美者,牌额卖过山之名,其言一山、二山、三山之类是也。”...
赫赫的意思:[释义](形)显著盛大的样子。 [构成]叠音式 [例句]战功赫赫。(作谓语)...
忽若的意思:(1).恍若,好像。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於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於是逍遥暇豫,忽若忘归。”(2).倘或,假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其子听之感慟,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 顾 家子。”《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可中修善到诸天,居处生涯一切全……忽若共君生那里,寻常自在免忧煎。” 蒋礼鸿 通释:“这段文章,‘可中’和‘忽若’并用,都是‘倘或’的意思。”《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伏愿世尊慈悲,...
恍惚的意思:[释义](1) (形)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基本义)。他这几天精神恍惚。(作谓语) (2) (形)(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我恍惚听见他回来了。(作状语)联绵式。...
秽累的意思:谓俗事牵累。 汉 严忌 《哀时命》:“摡尘垢之狂攘兮,除秽累而反真。”《后汉书·张衡传》:“何道真之淳粹兮,去秽累而票轻。”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蝉脱弃秽累,结交家梧桐。”指文字杂乱累赘。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汉书》之志天文、艺文也,盖欲广列篇名,示存书体而已。文字既少,披閲易周。故虽乖节文,而未甚秽累。”...
酒病的意思:犹病酒。因饮酒过量而生病。 唐 姚合 《寄华州李中丞》诗:“养生非酒病,难隐题诗名。” 清 黄景仁 《钱塘舟次》诗:“风雪衣单知岁晚,江湖酒病与年深。”...
抗志的意思:(1).高尚其志。《六韬·上贤》:“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 宋 曾巩 《筠州学记》:“而搢绅之徒,抗志於强暴之间。”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白乐天 抗志辞荣,似知道者。” 章炳麟 《辨诗》:“自 王粲 以降,作者抗志,欲返古初。”(2).指高尚的志向。《晋书·夏统传》:“其人循循,有 大禹 之遗风, 太伯 之义让, 严遵 之抗志, 黄公 之高节。” 明 何景明 《六子诗·李户部梦阳》:“抗志冀陈力,危言获罪愆。”...
利欲的意思:对私利的欲望。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雅性谦克,不吝於利欲。”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不为利欲动,不为属託屈。” 宋 陆游 《秋思》诗:“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鸥。”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八:“迎接我的,是一张中年商人的脸,削长,尖瘦,布满了利欲的皱纹。”...
聊赖的意思:[释义](动)多用于“无聊赖”、“百无聊赖”,是无所凭借、无以为生或无所寄托的意思。 [构成]并列式:聊+赖 [例句]百无聊赖。(作谓语)...
凌云的意思:◎ 凌云 língyún[reach the clouds;soar to the skies] 高耸入云壮志凌云...
美色的意思:姣美的姿色;美好的仪容。《韩非子·备内》:“妇女年三十而美色衰矣。”《晋书·阮籍传》:“邻家少妇有美色,当罏沽酒。”《东周列国志》第七回:“那少年将军名唤 公孙閼 ,字 子都 ,乃男子中第一的美色。”...
绵绵的意思:◎ 绵绵 miánmián[continuous;unbroken]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秋雨绵绵...
飘渺的意思:◎ 飘渺 piāomiǎo[misty;dimly discernible]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飘渺无常...
人生的意思:[释义](名)人的生存和生活。 [构成]偏正式:人(生 [例句]人生观。(作定语)[同音]人声...
上士的意思:◎ 上士 shàngshì(1) [sergeant first class ]∶军衔,军士的最高一级(2) [a person of virtue]∶指贤能之士上士忘名,中士立名...
神明的意思:◎ 神明 shénmíng(1) [gods]∶神灵;神祗那个被他奉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谴责过他奉若神明(2) [spirit]∶指人的精神和智慧神明顿飒爽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3) [brilliant]∶英明;圣明皆颂其神明...
受尘的意思:即承尘,顶棚。 晋 束晳 《贫家赋》:“有漏狭之草屋,无蔽覆之受尘。”...
寿年的意思:长寿的岁数。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 彭祖 寿年八百岁,犹恨唾远。”《西游记》第十七回:“那山有个老仙老,寿年十万八千高。”...
思虑的意思:[释义](动)思索考虑。 [构成]并列式:思+虑 [例句]思虑全面。(作谓语)...
泰清的意思:即太清。指天空。 前蜀 杜光庭 《题鹤鸣山》诗:“五气云龙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 明 刘基 《黄州团湖董氏镜心楼》诗:“ 团湖 四面开明镜,中有高楼接泰清。”参见“ 太清 ”。...
退修的意思:(1).谓退归修德。《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文王 有退修之军, 孟津 有再驾之役。” 李善 注引《左传·僖公十九年》:“ 子鱼 言於 宋公 曰:‘ 文王 闻 崇 ( 崇侯虎 )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而修德復伐之,因垒而降。’”(2).道教语。指退隐修炼。《荡寇志》第一三二回:“小姐有志退修,定当早证妙果。”...
无形的意思:[释义](1) (名)不具备某种事物的形式、名义而有类似的作用的。 (2) (名)无形中。无形的枷锁套在他的脖子上。(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无(形 [同音]无行...
无聊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由于清闲而烦闷。这本书真无聊。(作谓语) (2) (形)(著作、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他真是个无聊的人。(作定语) [构成]动宾式:无|聊 [反义]有趣...
希微的意思:(1).《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河上公 注:“无声曰希,无形曰微。”后因以“希微”指空寂玄妙或虚无微茫。 晋 陆云 《荣启期赞》:“泝怀玄妙之门,求意希微之域。”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徘徊茫昧,翱翔希微。” 前蜀 杜光庭 《胡常侍修黄箓斋词》:“臣闻妙本希微,至真虚寂,运神功而化育,陶品物以生成。”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2).指名声和形迹。《南史·隐逸传序》:“若道义内足,希微两亡,藏景...
形气的意思:(1).形和气。形,指具体物象;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 汉 贾谊 《鵩鸟赋》:“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夫道非出於形气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间者也。”(2).指精气、元气。 汉 班固 《幽通赋》:“形气发於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煎熬形气,刻削天和。”(3).指表情和语气。《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被问寒战,形气呐吃。”(4).形貌和气质。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 季兰 则不然,形气...
一往的意思:(1).一去。亦为“死亡”的婉辞。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之五:“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元 方回 《武林书事》诗之四:“公田坐謫 魏 京兆 ,一往不招江上魂。”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德》:“心虚难恃,气浮易弛,主敬者,随时检摄於心气之间,而谨防其一往不收之流弊也。”(2).犹一向。 晋 曹毗 《对儒》:“是以迷粗者循一往之智,狷介者守一方之矫,岂知火林之蔚炎柯,冰津之擢阳草!”《新唐书·狄仁杰传》:“ 山东 之人重气,一往死不为悔。”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记...
饮酒的意思:(1).喝酒。《国语·晋语一》:“﹝ 史苏 ﹞饮酒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时 司马氏 已想篡位,而 阮籍 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周礼·天官·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郑玄 注:“饮酒,食之酒。” 贾公彦 疏:“谓食时有酒者,《曲礼》云:‘酒浆处右。’则此非献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孙诒让 正义:“盖...
云烟的意思:◎ 云烟 yúnyān[cloud and mist]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则不的意思:不但,不止。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 封家姨 也,则不俺思凡。”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这钱则不那穷的每争,便这富的每也争。”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我解放了俺哥哥,则不俺哥哥一个人,我把这满牢里人都放了。”...
智虑的意思:(1).智谋;谋划。《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官法明,故不任智虑。”《南史·郑绍叔传》:“臣智虑浅短,以为其事当如是,殆以此误朝廷也。”(2).指智慧与思虑。 章炳麟 《与邓实书》:“言能经国,絀於籩豆有司之守;德音孔胶,不达形骸智虑之表。”...
中有的意思: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中年的意思:◎ 中年 zhōngnián(1) [middle age]∶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人到中年(2) [medium term]∶中期...
自然的意思:◎ 自然 zìrán(1) [nature]∶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改造自然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择于自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2) [natural](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自然现象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他的动作很自然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自然蛾眉...
无聊赖的意思:形容人无所事事,懒散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