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雨竹
残雨挂空江,溟蒙若千里。
暝色夕鸟前,寒声暮猿里。
应知叶上秋,尽入湘潭水。
词语解释
飙起的意思:亦作“飇起”。亦作“飈起”。迅猛兴起。《后汉书·马融传》:“会 羌 虏飇起,边方扰乱,米穀踊贵,自 关 以西,道殣相望。” 晋 陆机 《辨亡论》上:“于时云兴之将带州,飈起之师跨邑。”《花月痕》第四七回:“各营贼正在睡梦中,忽觉得火焰飆起,呼声振天,就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而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在荒原万万里的尽端,炎炎南国的风云飙起,震雷闪电,山崩海立,全宇宙动摇。”...
残雨的意思:将止的雨。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残雨萧索,光烟艷烂。” 唐 卢纶 《与从弟同下第出关言别》诗:“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鐘声带夕阳。” 宋 陆游 《枕上口占》:“残雨堕檐时一滴,老鷄栖树已三鸣。”...
寒声的意思:(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 朱邺 《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 杨万里 《霰》诗:“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清 袁枚 《赤壁》诗:“我来不共吹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2).凄凉的声音。 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一:“ 陇头 水欲絶, 陇 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空江的意思:浩瀚寂静的江面。 唐 张泌 《洞庭阻风》诗:“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唐 贾岛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诗:“山鐘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诗:“老树风生舟正泊,空江日落雁初飞。”...
凉飙的意思:亦作“ 凉飇 ”。亦作“凉颷”。秋风。 汉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飇夺炎热。” 唐 王勃 《易阳早发》诗:“复此凉飆至,空山飞夜萤。” 宋 王安石 《回桡》诗:“柴荆散策静凉飈,隐几扁舟 白下 潮。”...
暝色的意思:暮色;夜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唐 杜甫 《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茅盾 《子夜》一:“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 浦东 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
溟蒙的意思:亦作“ 溟蒙 ”。 1.小雨貌。 元 张昱 《船过临平湖》诗:“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方独行前村,天忽阴晦,小雨溟濛,沾余衣袂。”(2).昏暗;模糊不清。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被褐守山东》:“上瞻既隐軫,下睇亦溟濛。”《周书·刘璠传》:“縈回兮琐散,暠皓兮溟濛。” 唐 郑谷 《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诗:“ 芜湖 春荡漾,梅雨昼溟濛。”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曙光溟濛露华满,轻云阁日天沉沉。”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六章:“余在月色溟濛之下,凝神...
千里的意思:◎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上秋的意思:孟秋。指农历七月。《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又言自二月以来,令各具精甲壮马,将以上秋南寇。” 胡三省 注:“上秋,谓七月。”...
潭水的意思:◎ 潭水 tánshuǐ[pool;pond] 即水潭下有二潭水。——宋· 沈括《梦溪笔谈》...
萧瑟的意思:◎ 萧瑟 xiāosè(1) [rustle in the air]∶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2) [desolate]∶寂寞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