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州东屯杂诗六首(其五)
山是钧州起,河从郑邑来。
衣冠余古墓,歌舞只荒台。
野哭谁家妇,秋声助尔哀。
鉴赏
这首明代程本立的《许州东屯杂诗六首(其五)》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感伤的秋日景象。首句“丘原莽萧瑟”,以“丘原”和“萧瑟”形象地刻画出大地的苍茫与凄凉,营造出一种沉寂而落寞的氛围。次句“客子暮徘徊”,通过“客子”的孤独徘徊,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游子之愁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两句“山是钧州起,河从郑邑来”,运用空间意象,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山脉仿佛自钧州绵延而来,河流则源于郑邑,寓言着岁月流转和人事更迭。诗人进一步借“衣冠余古墓,歌舞只荒台”,描绘了昔日繁华的遗迹如今只剩下荒凉的古墓和废弃的歌舞场所,暗示了世事无常和荣华易逝的主题。
最后两句“野哭谁家妇,秋声助尔哀”,通过“野哭”和“秋声”,传递出一种悲凉的民间哀歌,将自然景色与人间疾苦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历史沧桑的沉痛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明朝士人的历史感慨和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歌舞的意思:◎ 歌舞 gēwǔ[song and dance] 合称歌唱与舞蹈歌舞晚会...
歌舞的意思:◎ 歌舞 gēwǔ[song and dance] 合称歌唱与舞蹈歌舞晚会...
家妇的意思:指妻子。《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讎其货乎?’”《史记·循吏列传》:“ 太史公 曰:‘ 公仪子 见好布而家妇逐。’”...
客子的意思:◎ 客子 kèzǐ[settlers from other places] 旅居异乡的人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秋声的意思: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丘原的意思:(1).山丘与平原。 南朝 宋 孝武帝 《登作乐山》诗:“遂登千寻首,表里望丘原。”(2).指乡土。 明 无名氏 《飞丸记·芸窗望遇》:“第一来恋丘原渺渺瞻云。第二来身萍梗随风奔。”...
谁家的意思:(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
萧瑟的意思:◎ 萧瑟 xiāosè(1) [rustle in the air]∶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2) [desolate]∶寂寞凄凉...
衣冠的意思:◎ 衣冠 yīguān(1) [clothes and hat]∶衣服和礼帽(2) [dress]∶服饰衣冠不整(3) [gentle]∶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衣冠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