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三乡杂诗二首(其一)赏析

三乡杂诗二首(其一)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梦寐沧洲烂熳游,西风安得钓鱼舟。
薄云楼阁犹烘暑,细雨林塘已带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西风中乘舟于沧洲游玩的梦境之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首句“梦寐沧洲烂熳游”以梦境开始,将读者带入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玩状态之中,沧洲即为水边或海边的荒凉之地,此处用来形容诗人想象中的理想游玩之地,充满了浪漫与宁静的气息。

接着,“西风安得钓鱼舟”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西风中乘着小舟,去到那片理想的游玩之地,体验垂钓的乐趣。西风在这里不仅象征了季节的变化,也寓意着一种清新、自由的氛围,让人联想到秋季的清爽与宁静。

“薄云楼阁犹烘暑”描绘的是夏日未尽的景象,即使天空中飘着薄云,遮挡了部分阳光,但楼阁仍然能感受到余热,暗示着夏日的炎热还未完全消散。这一句通过对比薄云与暑热,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细雨林塘已带秋”则将视角转向了秋天的来临。细雨轻洒在林间池塘之上,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里的“细雨”不仅带来了清凉,也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哀愁,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季节转换的故事。林塘的景象,既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也暗含了时光流转、万物更替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从夏末到初秋的自然景观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四季变换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元好问作为金末元初文人诗人的艺术风格。

词语解释

沧洲的意思: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钓鱼的意思:◎ 钓鱼 diàoyú[go fishing;angle or fish with a hook and line] 用钓具捕鱼...

烂熳的意思:见“ 烂漫 ”。...

林塘的意思:树林池塘。 南朝 梁 刘孝绰 《侍宴饯庾于陵应诏》诗:“是日青春献,林塘多秀色。” 唐 骆宾王 《萤火赋》:“林塘改夏,云物迎秋。”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行成》:“满目西风木叶黄,秋来杀气遍林塘。”...

楼阁的意思: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梦寐的意思:[释义](名)睡梦。 [构成]并列式:梦+寐 [例句]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要;形容迫切地希望着)。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作状语)...

细雨的意思: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西风的意思:◎ 西风 xīfēng(1) [westerly]∶从西方吹来的风温带的盛行西风(2) [west wind](3) 指秋风(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鱼舟的意思:渔船。 唐 李频 《江上送从兄群玉校书东游》诗:“眠波听戍鼓,饭浦约鱼舟。”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夜会问答》诗之八:“有时日暮碧将合,还被鱼舟来触分。”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河舟》:“论之 杭城 辐輳之地, 下塘 、 宫塘 、 中塘 三处船隻,及航船鱼舟钓艇等船之类,每日往返,曾无虚日。”...

云楼的意思:(1).耸入云霄的高楼。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琅邪台》:“ 琅邪 嶕嶢,屹若云楼。” 隋 辛德源 《短歌行》:“驰射罢金沟,戏笑上云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御气云楼敞,含风綵仗高。” 唐 李贺 《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2).指海市蜃楼。 唐 黄滔 《水殿赋》:“还如玉闕,控鼇海以峥嶸;稍类云楼,拔蜃江而耸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