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寒食清明十首(其四)赏析

寒食清明十首(其四)

宋 · 刘克庄
唐朝知制诰,多付与诗人。
岂有飞花句,虚为起草臣。

注释

知制诰:官职名,负责起草诏令。
诗人:指擅长文学创作的文人。
飞花句:形容轻盈飘逸的诗句,可能指华丽或空洞的辞藻。
起草臣:指负责撰写诏书的官员。

翻译

在唐代,担任知制诰的官员,常常委托给诗人来创作。
他们怎能写出只有飞花的诗句,只是徒然作为起草诏书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寒食清明十首(其四)》。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境、用词和对仄声韵处理都很值得我们探讨。

"唐朝知制诰,多付与诗人。岂有飞花句,虚为起草臣。"

首先,诗人以"唐朝知制诰"开篇,指的是唐代时官府中负责撰写文书的官员,即知制诰。这一句直接点出了历史背景,也展示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

接着,"多付与诗人。岂有飞花句,虚为起草臣。"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诗歌创作轻松态度的赞美。"飞花句"形容诗句如同飘落的花瓣,轻盈优雅,既指诗句流畅自然,也隐含了诗人对这种创作状态的向往。而"虚为起草臣"则表明诗人并不以此种诗句作为官府文书的撰写,而是出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审美享受。这两句话通过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自由状态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简洁明快,既有历史文化的深度,又不乏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流畅,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歌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