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宿准提庵和异峰大师韵赏析

宿准提庵和异峰大师韵

明 · 释古电
禅室东山下,蓬门一径幽。
风生明月夜,露下碧梧秋。
地僻烟光远,堂虚鹤影投。
高僧留翰墨,清和满斋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中禅室景象。诗人以“禅室东山下,蓬门一径幽”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东山之下的禅室,蓬门半掩,一条小径通幽,营造出一种隐逸与宁静的氛围。

接着,“风生明月夜,露下碧梧秋”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秋日的凉爽。明月升起,微风吹拂,露珠从碧绿的梧桐叶上滑落,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诗意,仿佛能听到自然界的声音,感受到季节的更迭。

“地僻烟光远,堂虚鹤影投”则进一步描绘了禅室的环境。地僻之处,烟雾缭绕,远处的景致若隐若现;禅堂空旷,鹤影投在堂内,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超脱之感。鹤,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仙禽,其身影投射在禅堂之中,似乎预示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高僧留翰墨,清和满斋头”点明了禅室主人的身份与活动。高僧在此留下了书法作品,使得整个禅室弥漫着清雅和和谐的气息。这一句不仅赞美了高僧的艺术成就,也暗示了禅室内充满着智慧与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禅室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高僧生活状态的简述,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追求心灵平静与自然和谐的主题。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蕴含深意,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越世俗的境界,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