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持正寺丞知馀姚
宋 · 梅尧臣
君家二仲父,连为吴越宰。
钱唐与萧山,治迹应无改。
鱼虾莫厌腥,网罟从人采。
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
钱唐与萧山,治迹应无改。
鱼虾莫厌腥,网罟从人采。
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
注释
君家:你的家族。二仲父:两位叔父。
连为:连续担任。
吴越宰:吴越地区的官员。
钱唐:古代地名,今杭州。
萧山:浙江杭州下属的县。
治迹:治理的业绩。
应无改:应该没有变化。
鱼虾:泛指水中生物。
莫厌:不要嫌弃。
腥:鱼的腥味。
网罟:渔网。
天晴:天气晴朗。
姚江:浙江宁波境内的河流。
深:深邃。
县鼓:县衙的鼓声。
朝翻海:早晨的鼓声在水面回荡。
翻译
你的家族中有两位贤明的叔父,连续担任吴越两地的长官。钱塘和萧山,他们治理的地方应该没有什么改变。
鱼虾不要嫌弃腥味,人们可以随意捕捞。
天气晴朗时,姚江显得更深邃,早晨的县衙鼓声回荡在水面之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友人韩持正寺丞赴任余姚县而作,表达了对韩氏家族中两位担任过吴越地方官的敬意,以及对韩持正即将在余姚任职的期待。诗中提到的钱唐和萧山,可能是韩氏前辈的治所,暗示了他们留下的良好政绩。诗人提醒韩持正不必担心当地百姓对渔业的依赖,可以放手让他们捕鱼采虾,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最后两句“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描绘了姚江晴日的壮丽景色,以及早晨县衙鼓声回荡在江面的生动画面,预示着韩持正的新任将带来新的活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