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空山者法门中狮子儿也俗腊半七十矣而犹童真安居羯磨精进般若前后受持经典何止十夹犹以未明心要遍拟参方诣余言别叩其所之则云将泛嘉禾抵余杭奉楗椎于月庭之席敷法具于莲池之堂然后折芦渡淮飞锡登嵩放达摩之少林壁掠文殊之金刚窟束铜固腹始归故山余蚁处一穴不能偕也姑为四韵以壮之赏析

空山者法门中狮子儿也俗腊半七十矣而犹童真安居羯磨精进般若前后受持经典何止十夹犹以未明心要遍拟参方诣余言别叩其所之则云将泛嘉禾抵余杭奉楗椎于月庭之席敷法具于莲池之堂然后折芦渡淮飞锡登嵩放达摩之少林壁掠文殊之金刚窟束铜固腹始归故山余蚁处一穴不能偕也姑为四韵以壮之

明 · 王世贞
匪嫌贫里累,聊使俗情捐。
一钵初为日,双趺不计年。
浮空杯渡事,探险石头禅。
从此东林月,无心处处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修行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佛法的虔诚与对生活的淡泊。首句“匪嫌贫里累,聊使俗情捐”表明了僧人不惧贫穷,愿意摆脱世俗情感的束缚,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接着,“一钵初为日,双趺不计年”描述了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时间的淡漠态度,体现了佛教中对物质的轻视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浮空杯渡事,探险石头禅”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对佛法深奥真理的追求。“从此东林月,无心处处圆”则表达了僧人修行后的内心平静与和谐,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佛法的指引和内心的圆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精神的核心——舍弃世俗的牵绊,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最终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