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草
小草报春晖,叶好花亦好。
花上青蚨缀枝满,阿㜷花开春日短。
疾风卷地起,劲草偃如麻。
借问春晖草,漂蓬落谁家。
阖闾城外髑髅台,阿㜷些魂台上来。
宜男草抽花染血,花上之血不可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春晖草》,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诗中以宜男花和春晖草为载体,表达了对春天短暂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小草报春晖,叶好花亦好"描绘了春草生机盎然,花朵繁盛的景象,而"花上青蚨缀枝满"则通过青蚨(古代货币,象征财富)的形象,暗示了生命的繁华与暂时。"疾风卷地起,劲草偃如麻"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世事变迁,人生如草,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韧如草。
"借问春晖草,漂蓬落谁家"表达出诗人对命运无常的疑问,如同飘零的蓬草不知归宿。最后两句"阖闾城外髑髅台,阿㜷些魂台上来。宜男草抽花染血,花上之血不可灭"则转而触及生死,以宜男草开花时染上鲜血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悲剧,即使面临死亡,其精神犹在,寓意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春晖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词语解释
报春的意思:报告春天的到来。 唐 杜甫 《百舌》诗:“百舌来何处?重重祗报春。” 宋 陈师道 《谢王立之送花》诗:“城南居士风流在,时送名花与报春。” 陶斯亮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五:“它仅仅是一朵小小的白花,是女儿向您志哀和报春的一朵小小的白花。”...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草偃的意思:《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 唐 白居易 《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寧威制,鳞帖草偃。”《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春日的意思:(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
春晖的意思:[释义](名)〈书〉春天的太阳,比喻父母的恩惠。 [构成]偏正式:春(晖 [例句]报得三春晖。(作宾语)...
髑髅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阖闾的意思:(1).即 阖庐 。 春秋 末 吴 的国君,名 光 。公元前514-前496年在位。他用 专诸 刺杀 吴王 僚 而自立。曾伐 楚 入 郢 (今 湖北 江陵 西北),后在 檇李 (今 浙江 嘉兴 西南)为 越王 勾践 所败,重伤而死。见《史记·吴太伯世家》。《文选·左思<吴都赋>》:“阐 闔閭 之所营,采 夫差 之遗法。” 李周翰 注:“ 闔閭 、 夫差 ,皆 吴王 也。”(2). 阖闾城 的省称。...
魂台的意思:即鬼井。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十:“魂臺四明,琼房零琅。”参见“ 鬼井 ”。...
疾风的意思:(1).急剧而猛烈的风。《庄子·天下》:“﹝ 禹 ﹞沐甚雨,櫛疾风,置万国。”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疾风衝塞起,沙砾自飘扬。” 唐 元稹 《授刘悟检校司空幽州节度使制》:“劲草可以受疾风,盘根然后见利器。” 清 孙枝蔚 《雨》诗:“久雨眠荒寺,疾风吹晚鐘。”(2).比喻剧烈的变故、变乱。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是以圣王安而不逸,以虑危也;存而设备,以惧亡也。故疾风卒至而无摧拔之忧,天下有变而无倾危之患矣。”(3).气象学术语。指蒲福风级七级风。...
借问的意思:◎ 借问 jièwèn[may I ask]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借问酒家何处有?...
劲草的意思:◎ 劲草 jìngcǎo(1) [sturdy grass]∶茎坚韧的草(2) [unyielding man]∶比喻坚强不屈的人劲草不为劲风而折...
卷地的意思: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多指风。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之二:“碧城香雾连天暝,黄叶霜风捲地凉。” 元 萨都剌 《题雪山壁图》诗:“长空万里絶飞鸟,捲地旋风吹马倒。”亦形容来势迅猛。 清 李玉 《一捧雪·讦发》:“那里许多人马,捲地而来。”从地面席卷而过。形容势头迅猛。 唐 韩愈 《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宋 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 鸟府 先生铁作肝,霜风卷地不知寒。” 宋 ...
开春的意思:◎ 开春 kāichūn[beginning of spring (usu.referring to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
男花的意思:喻指男孩。《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这婆子守寡了三四十年,男花女花都无,只靠侄男侄女养活。”《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他今年五十六岁,男花女花都没,只靠説媒度日。”...
漂蓬的意思:漂泊。谓飘转如同飞蓬。 唐 杜甫 《赠李白》诗:“秋来相顾尚漂蓬,未就丹砂愧 葛洪 。”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引狎》:“谁怜身世漂蓬,每渍素綃有泪。”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折齿》:“惜取明时一荐雄,十年书剑任漂蓬。”...
青蚨的意思:◎ 青蚨 qīngfú[insect;money] 传说中的虫;喻金钱,MJ 你那尊中无绿蚁,皆因我襄里缺青蚨。—— 谷子敬《城南柳》...
日短的意思:(1).白天最短的一天。指冬至日。《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孔 传:“日短,冬至之日。”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尧典》曰:‘日短星昴。’今乃日短星东壁,此皆随岁差移也。”(2).白天短。 晋 陆云 《九愍·考志》:“景弥脩而日短,时愈促而夜长。” 唐 杜甫 《公安县怀古》诗:“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如麻的意思:(1).形容杂乱。 南朝 梁 丘迟 《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糟糠且弃置,蓬首乱如麻。”如:心乱如麻。(2).形容密集、多。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 元 陈樵 《山水》诗:“青山如髻树如麻,茅屋青帘认酒家。”《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玉树歌残舞袖斜, 景阳宫 里事如麻。”...
上来的意思:[释义](1) (副)开始;起头。上来先少说话。(作状语) (2) (副)〈书〉总括以上叙述。上来所言。(作状语) [构成]动补式:上〈来...
谁家的意思:(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
小草的意思:(1).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统称。《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前溪歌之五》:“黄瓜是小草,春风何足叹。” 明 杨慎 《续百一诗》之十五:“葛藟縈樛木,兔丝附女萝;夭夭二小草,洪荫仰巨柯。”(2).中药远志苗别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远志苗曰小草,根曰远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谢公 始有 东山 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 桓公 司马。于时人有餉 桓公 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 谢 :‘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 谢 未即答。时 郝隆 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
宜男的意思:(1).旧时祝颂妇人多子之辞。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韦庶人 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熊枕宜男。”(2).谓多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神宗 此时前星未耀,正急的是生子一事。见説拾得一个孩子,也道是宜男之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跳神仪》:“其巫用铜铃繫腰以跳舞之,以铃坠为宜男之兆焉。”(3).指宜男草。 三国 魏 曹植 《宜男花颂》:“草号宜男,既曄且贞。”《齐民要术·鹿葱》引 晋 周处 《风土记》:“宜男,草也,高六尺,花如莲。怀姙人带佩,必生男。” 元 吴弘道 ...
阖闾城的意思:亦作“ 闔庐城 ”。 苏州 的别称。《史记·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 ” 唐 张守节 正义:“ 吴 ,国号也。 太伯 居 梅里 ,在 常州 无锡县 东南六十里……至二十一代孙 光 ,使 子胥 筑 闔閭城 都之,今 苏州 也。” 唐 李嘉祐 《赠别严士元》诗:“春风倚棹 闔閭城 ,水国春寒阴復晴。” 明 唐寅 《春日城西》诗:“衣试新裁袜试穿, 闔閭城 外暮春天。” 清 钱谦益 《夜泊浒墅关却寄董太仆崇相》诗之二:“ 闔庐城 下雨萧萧,有客方舟共策 辽 。”...
宜男花的意思:萱草的别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植物一》:“令草,宜男花也。”参见“ 萱草 ”。...
宜男草的意思:萱草的别名。古代迷信,认为孕妇佩之则生男。 南朝 梁元帝 《宜男草诗》:“可爱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时如此叶,结实復含花。”《太平御览》卷九九六引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妇人带宜男草,生儿。” 清 孙枝蔚 《房兴公新姬》诗之二:“生儿便是宜男草,对客休矜解语花。”参见“ 萱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