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哭李太华时为宁德令倭寇陷城死节赏析

哭李太华时为宁德令倭寇陷城死节

明 · 黎瞻
封守在四夷,疆场有常处。
江河苟推迁,难作太平语。
当其城破时,山川皆惨沮。
平生忠义魂,此夕荡羁旅。
千秋万岁名,可以并张许。
人生不百年,苟活亦何取。

鉴赏

这首明代黎瞻的《哭李太华时为宁德令倭寇陷城死节》表达了对李太华在倭寇攻陷宁德城时坚守忠诚,以身殉职的深深哀悼。诗中首先描述了李太华一生致力于边疆守卫,他的职责所在是固定的疆场,暗示他始终坚守岗位。然而,诗人感叹江河变迁,世事无常,这样的和平景象难以持久,与李太华的悲剧命运形成对比。

当城池被攻破,山河为之悲凉,李太华的英勇和忠诚在那一刻显得尤为突出。他的忠义之魂在动荡的局势中飘泊无依,令人痛惜。诗人高度赞扬李太华的高尚品德,认为他的名声将与张许(可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齐名,永载千秋。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即使苟且偷生,也无法抹去李太华舍生取义的精神光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对烈士的敬仰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词语解释

百年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惨沮的意思:忧伤沮丧。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自伤魂惨沮,何暇思幽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 程宰 兄弟两人因是做折了本钱,怕归来受人笑话,羞惭惨沮,无面目见 江 东父老,不思量还乡去了。” 萧军 《八月的乡村》五:“那个俘虏叫喊着,两只手高高遮起自己的眼睛,声音是惨沮的。”...

常处的意思:谓固定不变的处事之道。《吕氏春秋·圜道》:“ 黄帝 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以言不刑蹇,圜道也。”固定的地点。《史记·五帝本纪》:“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汉书·霍光传》:“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僕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后汉书·乌桓鲜卑传》:“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 宋 叶适 《黄瑞明谥简肃议》:“公儼然庄重,坐立有常处,不倾侧跛倚;语默有常节,不戏言苟笑。”...

封守的意思:(1).边防;封疆。《书·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 孔 传:“谨慎坚固封疆之守备。”《宋史·度宗纪》:“宜申儆国人,保固封守。”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封守者,君父之封守。君父徇国,欲守此千里提封,属之谁氏。”(2).查封看管。 睡虎地 秦 墓竹简《封诊式·告臣》:“以律封守之,到以书言。”...

苟活的意思:◎ 苟活 gǒuhuó[live on in degradation;drag out an ignoble existence] 苟且活命仆虽怯儒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何取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足称许。 宋 秦观 《王俭论》:“至于该洽经史,明习故事,工词令,妙威仪,动为名流之所称,所谓一时之美,一日之长,夸污世而矫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羁旅的意思:亦作“羇旅”。1.寄居异乡。《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预 注:“羇,寄;旅,客也。”《史记·陈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 唐 韩愈 《又与柳中丞书》:“夫远徵军士,行者有羇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 宋 陆游 《六言》诗之四:“壮岁京华羈旅,暮年湖海清狂。”(2).指客居异乡的人。《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郑玄 注:“羇旅,过行寄止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江 南朝士...

疆场的意思:[释义](名)战场。 [构成]偏正式:疆(场 [例句]驰骋疆场。(作宾语)[同义]战场、沙场...

江河的意思:◎ 江河 jiānghé(1) [Changjiang River and Huanghe River]∶长江和黄河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2) [long river]∶大河的泛称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可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好;不坏。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作补语) (2)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利害:你这张嘴真可以。(作谓语)...

平语的意思:(1).谓不相对偶的语句。 宋 岳珂 《桯史·汤岐公罢相》:“ 洪文安 遵 在翰林苑当直,例作平语,諫官随而击之。”(2).犹句末。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香山居士》引《蔡宽夫诗话》:“ 楚 人发语之辞曰羌、曰蹇;平语之词曰些,一经 屈 宋 采用,后世遂为佳句。”...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千秋的意思:[释义](1) (名)泛指很长久的时间:千秋万代。 (2) (名)敬辞;称人寿辰。 [构成]偏正式:千(秋...

人生的意思:[释义](名)人的生存和生活。 [构成]偏正式:人(生 [例句]人生观。(作定语)[同音]人声...

山川的意思:◎ 山川 shānchuān[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山岳、江河祖国壮丽的山川...

四夷的意思:(1).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 孔 传:“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髮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后汉书·东夷传》:“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2).泛指外族、外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中国 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岁名的意思:(1).岁的名称。《尔雅·释天》:“载,岁也。 夏 曰岁, 商 曰祀, 周 曰年, 唐 虞 曰载:岁名。” 邢昺 疏:“ 夏 曰岁,取岁星行一次。”(2).指干支纪年的年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十有二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表端间有岁名。”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志铭>跋》:“其文仅存百十餘字,国号年号俱泐,无可冯证。唯据郡名及岁名考之,疑是 南齐 永明 中刻也。”...

太平的意思:[释义](形)指社会平安,安宁。 [构成]偏正式:太(平 [例句]天下太平。(作谓语)...

推迁的意思:(1).推移变迁。 晋 陶潜 《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復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唐 骆宾王 《萤火赋》:“委性命兮幽玄,任物理兮推迁。” 宋 陆游 《自嘲》诗:“岁月推迁万事非, 放翁 可笑白头痴。” 明 汪道昆 《<诗薮>序》:“世有推迁,道有升降。” 清 顾炎武 《羌湖引》:“历数推迁小嬴缩,天行有餘或不足。”(2).推故迁延;推迟。《晋书·王羲之传》:“復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宋书·王弘传》:“为尒推迁,覆败将及,就无人事之愆,必有阴阳之患。”《资治通鉴·隋恭帝义宁元年》:...

万岁的意思:[释义](1) (动)千秋万世;永远存在(祝愿的话)。 (2) (名)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呼。 [构成]偏正式:万(岁 [例句]祖国万岁。(作谓语)...

亦何的意思: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张许的意思:唐 张巡 、 许远 的并称。 安 史 之乱时,两人死守 睢阳 ,阻遏了敌人的攻势。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语走笔答之》词:“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 张 许 。” 清 沉钦圻 《秦良玉遗像》诗:“忠勇义烈兼有之,女中 张 许 谁能续?”...

忠义的意思:◎ 忠义 zhōngyì(1) [loyal and righteous]∶忠心和义气忠义之士(2) [a loyal and righteous person]∶指有忠心和义气的人表彰忠义...

千秋万岁的意思:形容人民的事业或事物长久永存,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