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舟中同黄虞六咏雪四首(其四)
明 · 黎遂球
岂但浮云似白衣,诸峰寒瘦又寒肥。
光欺兰烬三更后,舞乱梨花二月非。
眼底琉璃看世界,毫梢珠玉佐閒挥。
朝来高阁纷如许,疑见滕王蛱蝶飞。
光欺兰烬三更后,舞乱梨花二月非。
眼底琉璃看世界,毫梢珠玉佐閒挥。
朝来高阁纷如许,疑见滕王蛱蝶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豫章舟中所见之雪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雪后景色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岂但浮云似白衣”,以“白衣”比喻轻盈的雪花,形象地描绘了雪的纯净与轻盈。接着,“诸峰寒瘦又寒肥”一句,通过对比“寒瘦”与“寒肥”,生动地展现了山峰在雪后的不同形态,既表现了雪的覆盖给山峰带来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光欺兰烬三更后,舞乱梨花二月非”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雪光比作“欺凌”兰烬(指燃烧殆尽的灯芯),表现出雪光的明亮与耀眼;同时,将雪花比作“乱舞”的梨花,不仅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错乱感,仿佛二月的梨花在三更时分绽放,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眼底琉璃看世界,毫梢珠玉佐閒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梦幻与纯净的感觉,诗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琉璃般的世界,每一处都闪耀着珠玉般的光芒,无论是视觉还是心灵,都得到了极大的愉悦与满足。这不仅是对雪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最后,“朝来高阁纷如许,疑见滕王蛱蝶飞”一句,以滕王蛱蝶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期待。滕王蛱蝶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美丽蝴蝶的典故,此处用以比喻朝霞中的蝴蝶,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