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宪副回山西
明 · 薛瑄
上林三月柳花飞,又送青骢出帝畿。
别路争看迎宪节,过家应自舞斑衣。
恩光北极悬红日,行色西山入翠微。
风纪重临还自保,更驰清誉到彤闱。
别路争看迎宪节,过家应自舞斑衣。
恩光北极悬红日,行色西山入翠微。
风纪重临还自保,更驰清誉到彤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上林苑中柳絮飘飞的景象,以此背景烘托出送别李宪副归山西的情境。首句“上林三月柳花飞”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为整个画面定下了温暖而略带离愁的基调。
接着,“又送青骢出帝畿”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和地点,青骢马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交通工具,象征着李宪副的风雅与尊贵。帝畿即京城,此处指李宪副离开京城,返回山西任职。
“别路争看迎宪节,过家应自舞斑衣”两句,通过想象李宪副归途中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期待。别路即归途,宪节指的是李宪副的官职,斑衣则是古代官员在特定场合穿的服饰,这里暗示李宪副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
“恩光北极悬红日,行色西山入翠微”描绘了李宪副归途中的壮丽景色,北极象征皇帝,红日代表恩泽,西山翠微则寓指自然美景,整句表达了对李宪副受到皇帝恩宠、旅途风光旖旎的赞美。
最后,“风纪重临还自保,更驰清誉到彤闱”两句,既是对李宪副个人品德和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工作的期许。风纪指的是官员的品行和职责,彤闱则是皇宫的代称,暗示李宪副不仅要在地方上树立清廉公正的形象,也要将这种声誉带到朝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场景的温馨与庄重,以及对李宪副个人品质和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官员道德修养和政绩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