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二月半寓言
唐 · 苏颋
二月韶春半,三空霁景初。
献来应有受,灭尽竟无馀。
化迹传官寺,归诚谒梵居。
殿堂花覆席,观阁柳垂疏。
共命枝间鸟,长生水上鱼。
问津窥彼岸,迷路得真车。
行密幽关静,谈精俗态祛。
稻麻欣所遇,蓬箨怆焉如。
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
爱离方自此,回望独踌躇。
献来应有受,灭尽竟无馀。
化迹传官寺,归诚谒梵居。
殿堂花覆席,观阁柳垂疏。
共命枝间鸟,长生水上鱼。
问津窥彼岸,迷路得真车。
行密幽关静,谈精俗态祛。
稻麻欣所遇,蓬箨怆焉如。
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
爱离方自此,回望独踌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韶春:早春。三空:天空晴朗。
献来:进献的礼物。
受:期待。
化迹:教化留下的痕迹。
梵居:佛寺。
殿堂:寺庙的主要建筑。
观阁:供人观赏的楼阁。
共命:共享命运。
问津:询问渡口。
真车:真正的道路。
幽关:僻静的关隘。
蓬箨:蓬草的壳。
蜀郡:古地名,今四川一带。
踌躇:犹豫不决。
翻译
正值早春二月,三空初见晴朗的景象。进献的礼物似乎有所期待,但最终却消失无踪。
教化的痕迹在官寺中流传,虔诚的心向佛寺归去。
殿堂上鲜花覆盖,观阁旁柳树稀疏摇曳。
共同命运的鸟儿在枝头,长寿的鱼儿在水中游弋。
探寻彼岸的渡口,迷失中找到真实的道路。
行走在寂静的深关,深入交谈能去除世俗之气。
对稻麻的丰收感到欣喜,对蓬竹的凋零心生悲凉。
不再停留于秦京小道,只在蜀郡的车驾上题诗。
爱别离的情绪由此开始,回头望去,心中满是犹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开篇"二月韶春半,三空霁景初"写出了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着"献来应有受,灭尽竟无馀"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春天美好的接受与享受,没有任何保留和剩余。紧接着"化迹传官寺,归诚谒梵居"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精神上的归宿。
下片"殿堂花覆席,观阁柳垂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园中景色,鲜花铺满了座位,柳丝轻拂着楼阁。"共命枝间鸟,长生水上鱼"则是对自然界生命之美的赞颂。
诗人通过"问津窥彼岸,迷路得真车"表达了一种寻求心灵寄托的行为,而"行密幽关静,谈精俗态祛"则显露了诗人对于内在修养与世俗纷扰的思考。
随后"稻麻欣所遇,蓬箨怆焉如"写出了对生活中简单美好事物的喜悦和感慨。尾句"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爱离方自此,回望独踌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之地的依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寻求精神寄托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