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清明拜先君墓下
宋 · 徐瑞
锵锵涧水鸣,阴阴宰木春。
晨兴羞清酌,酹我柏下人。
山蹊塞欲断,呼童剪荆榛。
断甃土晕碧,古瓦垣衣青。
席草再俛伏,泫然泪沾巾。
音容一以远,魂梦何由寻。
终天不可报,九原谅斯闻。
愿言领诸孤,年年拜清明。
晨兴羞清酌,酹我柏下人。
山蹊塞欲断,呼童剪荆榛。
断甃土晕碧,古瓦垣衣青。
席草再俛伏,泫然泪沾巾。
音容一以远,魂梦何由寻。
终天不可报,九原谅斯闻。
愿言领诸孤,年年拜清明。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瑞所作的《壬午清明拜先君墓下》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对先祖的追思与祭拜之情。
首句“锵锵涧水鸣,阴阴宰木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潺潺的涧水声与茂密树木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晨兴羞清酌,酹我柏下人”一句,诗人清晨起来,准备了清淡的酒食,对着先祖的墓碑祭奠,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山蹊塞欲断,呼童剪荆榛”描绘了通往墓地的小路被杂草荆棘遮蔽,需要呼唤孩童来清理,这一细节既展现了墓地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后人的责任。接下来,“断甃土晕碧,古瓦垣衣青”通过描述墓碑和古墙的颜色,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感。
“席草再俛伏,泫然泪沾巾”写诗人跪在草地上,低头致意,泪水不禁滑落,表达了对先祖深深的敬仰与哀悼。最后,“音容一以远,魂梦何由寻。终天不可报,九原谅斯闻。愿言领诸孤,年年拜清明。”诗人感叹先祖的声音与面容已随时间远去,只能在梦中寻找,遗憾无法回报先祖的恩情,但希望后代子孙能继承先祖的遗志,每年清明时节前来祭拜,延续这份家族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祭拜仪式的描写,深刻表达了对先祖的缅怀之情,以及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尊敬与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