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之南数百武为逆珰刘瑾故宅噫杨妃以此地没而瑾复以此地生岂事有适然欤均足示戒
明 · 郑岳
明皇西幸蜀,嵬坡驻銮旂。
六军不肯发,宛转缢蛾眉。
悠悠百世下,抚迹空嗟咨。
妖氛岂未散,阉竖复生兹。
怀奸窃大柄,国势欲潜移。
事颇天宝类,幸尔亟诛夷。
群奸起嗣虐,四海成疮痍。
乱阶鉴妇寺,永垂万世规。
六军不肯发,宛转缢蛾眉。
悠悠百世下,抚迹空嗟咨。
妖氛岂未散,阉竖复生兹。
怀奸窃大柄,国势欲潜移。
事颇天宝类,幸尔亟诛夷。
群奸起嗣虐,四海成疮痍。
乱阶鉴妇寺,永垂万世规。
鉴赏
这首诗以马嵬之变和刘瑾事件为背景,通过对比与反思,揭示了历史教训与警示。首句“明皇西幸蜀,嵬坡驻銮旗”描绘了唐玄宗逃往蜀地的情景,暗示了安史之乱的背景下君臣离散的悲剧。接着,“六军不肯发,宛转缢蛾眉”一句,生动地再现了杨贵妃被逼自尽的凄惨画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
“悠悠百世下,抚迹空嗟咨”则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感叹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于这一事件的感慨与反思。接下来,“妖氛岂未散,阉竖复生兹”两句,将目光转向了明代的宦官专权问题,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
“怀奸窃大柄,国势欲潜移”揭示了奸佞之人掌握权力,国家命运岌岌可危的现实。紧接着,“事颇天宝类,幸尔亟诛夷”通过对比,强调了及时惩治恶人的重要性,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最后,“群奸起嗣虐,四海成疮痍。乱阶鉴妇寺,永垂万世规”总结了历史教训,指出当权者应警惕奸佞之徒的崛起,以免造成国家动荡和社会痛苦。同时,通过“乱阶鉴妇寺”的比喻,提醒后世以历史为镜,吸取教训,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不仅表达了对过去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哀叹,更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与道德、历史与未来的关联,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