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大夫加散骑常侍赴朔方
唐 · 皇甫冉
故垒烟尘后,新军河塞间。
金貂宠汉将,玉节度萧关。
澶漫沙中雪,依稀汉口山。
人知窦车骑,计日勒铭还。
金貂宠汉将,玉节度萧关。
澶漫沙中雪,依稀汉口山。
人知窦车骑,计日勒铭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故垒:古代的营垒遗迹。烟尘:战争留下的痕迹,象征历史。
新军:新建或新组建的军队。
河塞:河流边的要塞。
金貂: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象征尊贵。
玉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玉制信物,表示权威。
萧关:古代边关名,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澶漫:广阔无垠,形容沙漠。
汉口:可能指汉水入长江处,也可能指特定地点。
窦车骑:窦融,东汉时期的重要将领。
勒铭:刻石记功,留下事迹。
翻译
昔日的战垒笼罩在烟尘之后,新的军队驻守在河塞之间。尊贵的将领佩戴金貂符章,手持玉节指挥行军至萧关。
广阔的沙漠中飘落着雪花,隐约可见汉口的山峦。
人们期待着窦车骑的凯旋,计算着日子等待他刻功立碑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战争氛围的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节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以及对英雄将领的赞美。
"故垒烟尘后,新军河塞间" 这两句设定了场景,"故垒" 指的是旧时的营垒,而今非昔日,那里已经充满了烟尘。"新军" 则是指代替旧军的新的部队,他们驻扎在河流与边塞之间,这是一个战略要地,也是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
"金貂宠汉将,玉节度萧关" 描写了一位威武且受宠爱的汉族将领,他佩戴着金貂(一种用貂皮制成的饰物,是高官的象征),手持玉节(古代仪仗队中用以示威或传令的玉制品)。这位将军正在严守萧关,这里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边塞之地。
"澶漫沙中雪,依稀汉口山" 这两句诗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澶漫" 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沙中雪" 则表现了边塞的荒凉与严寒,而"依稀汉口山" 中的"依稀" 一词传递了一种朦胧而又遥远的感觉,汉口山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或许是一个充满历史回忆的地方。
"人知窦车骑,计日勒铭还" 这两句则转向对一位英雄人物的赞美。"窦车骑" 可能指的是古时名将窦宪,他善于用兵且英勇无比;而"计日勒铭还" 则是说人们都知道他每天都会计算出发的时间,准备返回,这里的"勒铭" 通常指的是战鼓,"还" 字则意味着归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战争氛围的描绘,以及对英雄将领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