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郭敬叔
宋 · 单炜
兰亭一入昭陵后,笔法于今未易回。
谁识定斋三昧笔,又传璧坼到江梅。
谁识定斋三昧笔,又传璧坼到江梅。
注释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作。昭陵:唐朝皇帝的陵墓,这里暗指历史变迁。
笔法:书法技巧和风格。
未易回:难以恢复或改变。
定斋:可能是某位书法家的别号,表示其独特的艺术境界。
三昧笔:指这位书法家的高超技艺。
璧坼:比喻书法风格的突然转变或创新。
江梅:江边的梅花,可能象征着流传和传承。
翻译
自从兰亭被葬入昭陵之后,书法风格至今难以回溯谁能理解定斋的独特笔法,它又像玉璧裂开般传至江边的梅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单炜所作的《与郭敬叔》,主要通过对兰亭书法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精华的怀念和对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的赞誉。首句“兰亭一入昭陵后”暗示了兰亭序(王羲之的名作)被埋藏于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象征着那段辉煌书法历史的尘封。次句“笔法于今未易回”强调了自兰亭之后,书法艺术的发展难以再达到那样的巅峰。
“谁识定斋三昧笔”中的“定斋”可能指的是某位书法家,而“三昧笔”则指其独特的技艺或风格,这里暗指无人能及的高超技艺。最后一句“又传璧坼到江梅”,“璧坼”形容书法如美玉破裂,极尽生动,而“江梅”则可能是以梅花的坚韧来比喻书法艺术在艰难中依然传承的精神。整首诗通过书法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艺术的敬仰和对其传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