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同林兴祚登台城赏析

同林兴祚登台城

明 · 吴上瓒
寺侧寻山径,从空古蝶平。
湖头舟不系,树杪叶无声。
落日寒秋壑,飞烟薄暮城。
归鸦声不住,相与怆游情。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上瓒的《同林兴祚登台城》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台城时的景色和感受。首句“寺侧寻山径”展现了他们沿着山路走向寺庙的场景,环境宁静而幽深。接着,“从空古蝶平”运用了动态意象,暗示了蝴蝶在空中轻盈地飞翔,如同穿越历史长河一般,增添了古朴的气息。

“湖头舟不系,树杪叶无声”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静谧,船只随意停泊,树叶悄然无声,营造出一种静寂而深远的意境。傍晚时分,“落日寒秋壑”描绘了夕阳斜照在秋谷中,带来一丝寒意,渲染了季节的萧瑟。

“飞烟薄暮城”则通过轻烟缭绕的画面,映衬出黄昏时分城市朦胧的轮廓,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归鸦声不住,相与怆游情”以归巢的乌鸦不断鸣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游历后内心深处的感伤情绪,共同沉浸在游历后的离别与感慨之中。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然又带有淡淡哀愁的秋日登高之情。

词语解释

薄暮的意思:◎ 薄暮 bómù[at dusk] 傍晚每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加以薄暮逆夷又发火烧潮音街。——《广州军务记》...

不住的意思:(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不系的意思:不属于。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此印及直殿监印、鐘鼓司、混堂、灵臺等印,皆本衙第一员僉书挨掌,不係贵近内臣掌。”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刻漏房,官十数员,不係灵臺,专管每日时刻。”...

飞烟的意思:(1).飘动的烟雾。 晋 支昙谛 《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不知千载竟谁主,伯气倏与飞烟收。”(2).上等烟。 清 赵之谦 《勇卢闲诘·上品曰飞烟》:“上品曰飞烟。”原注:“飞若今 山东 飞麪之飞,曾见 乾隆 时人题蜡上字曰水磨碾上飞,水磨碾次飞。一説西洋人製鼻烟,为水磨屋碾烟草,以扫自屋顶者为上,故曰飞烟。”...

寒秋的意思:◎ 寒秋 hánqiū[late autumn] 深秋...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山径的意思:◎ 山径 shānjìng[path] 山中小道山径幽幽...

树杪的意思:树梢。《陈书·儒林传·王元规》:“ 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於树杪。” 唐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是夕月明,余步阶上,仰见树杪两红衣人向余磬折拱揖,冉冉渐没。”...

无声的意思:◎ 无声 wúshēng[silent;noiseless] 没有一点声音无声无息...

相与的意思:◎ 相与 xiāngyǔ[together;deal with sb.;get along with sb.] 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游情的意思:(1).犹游心。《后汉书·贾逵传》:“犹朝夕恪勤,游情六蓺,研机综微,靡不审覈。”参见“ 游心 ”。(2).犹游兴。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六月》:“或酌酒以狂歌,或围碁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 宋 周密 《木兰花慢·雷峰夕照》词:“郊坰,未厌游情,云暮合,谩消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