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名医凌汉章还苕三首(其二)
熟路也知车载稳,清时何用剑生铓。
鸡鸣函谷三更月,枫落吴江两岸霜。
归到苕溪寻旧侣,画船诗酒水云乡。
鉴赏
这首明代秦康王的诗《送名医凌汉章还苕三首(其二)》以送别友人为主题,表达了对名医凌汉章的敬仰和对其归乡生活的期待。首句“术传卢扁字钟王”借用了古代名医扁鹊(卢扁)和钟繇的典故,赞美凌汉章医术高超,如同古代名医。次句“底事来游便趣装”则写凌汉章此次出行的目的,暗示他医术精湛,行程匆匆。
“熟路也知车载稳,清时何用剑生铓”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凌汉章的从容与淡定,即使在熟悉的道路上,他也明白医术才是他的武器,无需剑出鞘显锋芒,暗喻在太平盛世,他的医术更能发挥价值。
“鸡鸣函谷三更月,枫落吴江两岸霜”通过描绘凌晨鸡鸣时分函谷关的月色和吴江两岸的秋霜,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寓言凌汉章归乡之路的寂静与诗意。
最后两句“归到苕溪寻旧侣,画船诗酒水云乡”表达了诗人对凌汉章归乡后与旧友相聚,过着诗酒风流、山水之间的理想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赞扬了名医的医术,又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词语解释
车载的意思:用车载运。《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佗 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底事的意思:(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枫落的意思:见“ 枫落吴江 ”。...
归到的意思:回到;返回。《庄子·盗跖》:“﹝ 孔子 ﹞归到 鲁 东门外,适遇 柳下季 。”《汉书·匈奴传下》:“归到,官位如故,不肯令见 汉 使。” 宋 范成大 《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词:“邻家相问,这回真箇归到。”...
函谷的意思:亦作“ 凾谷 ”。 函谷关 。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 凾谷 ,驱马过 西京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收兵铸金人, 函谷 正东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 老子 的西出 函谷 ,为了 孔子 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
何用的意思:(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
画船的意思:装饰华美的游船。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秦淮河 ﹞水满的时候,画船簫鼓,昼夜不絶。”...
鸡鸣的意思:(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
酒水的意思:酒席。《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一日三,三日九,看看十日限足,捕人也喫了几遍酒水,全无影响。”《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立刻写了文契,收了价钱,连中人酒水也乾折了。”...
旧侣的意思:旧友。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羈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唐 唐彦谦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诗:“尘中旧侣无音信,知道 辽东 鹤姓 丁 。” 明 程岫 《送洪维则归新安》诗:“并鞍非旧侣,负笈有佳儿。”...
两岸的意思:水流两旁的陆地。《宋书·刘钟传》:“ 循 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茅盾 《子夜》一:“现在沿这 苏州河 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卢扁的意思:即古代名医 扁鹊 。因家于 卢国 ,故又名“卢扁”。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词:“口不能言臆对,虽 卢扁 药石难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我这病 卢扁 也医不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医者闻之曰:‘是形神已离,虽 卢扁 莫措矣。’” 清 方文 《麻城赠枯木大师四十八韵》:“末俗有通病, 卢扁 难以痊。”参见“ 卢医 ”。...
趣装的意思:速整行装。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趣装入覲,行矣归去作盐梅。” 明 宋濂 《亡友陈宅之墓铭》:“庚子之夏,朝廷遣使者来召 濂 ,趣装上 南京 ,擢为王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生入城,勾当数日,遂连夜趣装。”...
三更的意思:◎ 三更 sāngēng[the third watch——midnight]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苕溪的意思: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为 东苕 ,出 天目山 之北者为 西苕 。两溪合流,由 小梅 、 大浅 两湖口注入 太湖 。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唐 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 苕溪 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製独茧纶。”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诗:“试选 苕溪 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羈人。”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 謫仙 平章看,过 苕溪 ,尚许垂纶否。”...
诗酒的意思:做诗与饮酒;诗与酒。《南史·袁粲传》:“ 粲 负才尚气,爱好虚远,虽位任隆重,不以事务经怀,独步园林,诗酒自适。” 宋 苏轼 《寄黎眉州》诗:“且待 渊明 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清 秋瑾 《清明怀友》诗:“诗酒襟怀憎我独,牢骚情绪似君痴。”...
熟路的意思:◎ 熟路 shúlù[familiar road] 常来往而熟悉的道路熟门熟路...
水云的意思:(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水云鱼鳞。” 高诱 注:“水气出云似鱼鳞。”(3).指将要下雨的云。 茅盾 《脱险杂记·太平凡的故事》:“雨渐小渐止,但满山水云,随时会变成雨下来。”...
吴江的意思:(1). 吴淞江 的别称。《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 三国 吴 韦昭 注:“三江: 吴江 、 钱唐江 、 浦阳江 。” 宋 毛滂 《过吴淞江》诗:“参军身外祇图书,独与 吴江 分不疎。”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征帆自北来,晚泊 吴江 湄。”(2).县名。属 江苏省 。 柳亚子 《迭韵寄呈毛主席》:“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 吴江 。”...
云乡的意思:白云乡,白云聚集之所。指深山中道士修炼或高士隐居之所。 唐 陈子昂 《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 有唐 高宗 兮天子之光,好道乐仙兮思彼云乡。” 宋 贺铸 《诉衷情》词:“不堪回首卧云乡,羇宦负清狂。” 宋 杨万里 《归去来兮引》词:“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
钟王的意思:三国 魏 书法家 钟繇 和 晋 书法家 王羲之 的并称。《晋书·王羲之传论》:“ 伯英 临池之妙,无復餘踪; 师宜 悬帐之奇,罕有遗跡。逮乎 钟 王 以降,略可言焉。”《周书·赵文深传》:“ 文深 雅有 钟 王 之则,笔势可观。” 唐 皎然 《张伯英草书歌》:“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 钟 王 。” 宋 欧阳修 《试笔·李邕书》:“因见 邕 书,追求 钟 王 以来字法,皆可以通。” 清 吴伟业 《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诗:“近代丹青推 董 巨 ,名家毫素重 钟 王 。”...
水云乡的意思:水云弥漫,风景清幽的地方。多指隐者游居之地。 宋 苏轼 《南歌子·别润守许仲途》词:“一时分散水云乡,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 傅榦 注:“ 江 南地卑湿而多沮泽,故谓之水云乡。” 宋 陆游 《秋夜遣怀》诗:“六年归卧水云乡,本自无闲可得忙。” 胡怀琛 《为汤磷石题鸳湖垂钓图》诗:“超然絶尘想,寄怀水云乡。”...
枫落吴江的意思:《新唐书·文艺传上·崔信明》:“ 信明 蹇亢,以门望自负,尝矜其文,谓过 李百药 ,议者不许。 扬州 録事参军 郑世翼 者,亦驁倨,数恌轻忤物,遇 信明 江中,谓曰:‘闻公有“枫落 吴江 冷”,愿见其餘。’ 信明 欣然多出众篇, 世翼 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去。”后遂以“枫落吴江”借指诗文佳句。 宋 辛弃疾 《玉楼春》词:“旧时‘枫落 吴江 ’句,今日锦囊无着处。”亦省作“ 枫落 ”。 宋 陆游 《秋兴》诗:“才尽已无枫落句,身存又见雁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