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予所居之南下临短壑因凿壁开窗规为书室坐获山林之趣榜曰野斋且作诗约诸友同赋赏析

予所居之南下临短壑因凿壁开窗规为书室坐获山林之趣榜曰野斋且作诗约诸友同赋

金 · 高士谈
我本麋鹿姿,强服冠与簪。
束缚二十年,梦寐游山林。
朅来古晋国,官舍南城阴。
凿壁取棘豁,开窗舒滞淫。
山光射几席,野色供登临。
怡颜盼庭柯,明目增遥岑。
草木递荣落,云烟自浮沈。
玩彼物色变,感此岁月侵。
兀坐独无人,窥檐啭幽禽。
谁知城市中,阒若郊居深。
巷陋颜子乐,地偏陶令心。
一室亦何有,狼藉书与琴。
晴晖朝徙倚,皎月夜相寻。
欲赋畔牢愁,先为梁父吟。
诗成辄自和,酒熟时孤斟。
结茅会有期,种竹当及今。
日来官更忙,尘埃满衣襟。
暮归唯惫卧,筋力殊不任。
常思返丘壑,岂愿纡朱金。
遥知北山处,猿鹤馀清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束缚于官场的生活中抽身,来到古晋国的官舍,开辟书室,亲近自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我本麋鹿姿,强服冠与簪”表达了诗人原本自由自在,却不得不被官场束缚,内心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境。接着,“束缚二十年,梦寐游山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向往。

“朅来古晋国,官舍南城阴。凿壁取棘豁,开窗舒滞淫。”描述了诗人来到古晋国后,通过凿壁开窗,让自然光线与景色融入室内,使心灵得到释放与舒展的过程。

“山光射几席,野色供登临。怡颜盼庭柯,明目增遥岑。”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之美,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愉悦。

“草木递荣落,云烟自浮沈。”描绘了自然界四季更迭的景象,以及云烟飘渺的动态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欣赏。

“玩彼物色变,感此岁月侵。”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迁,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兀坐独无人,窥檐啭幽禽。”在寂静的书室内,诗人独自一人,透过窗户看到窗外的鸟儿鸣叫,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谁知城市中,阒若郊居深。”对比城市与郊外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以及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巷陋颜子乐,地偏陶令心。”引用颜回和陶渊明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淡泊名利的追求。

“一室亦何有,狼藉书与琴。”在简陋的书室内,诗人以书籍和琴为伴,享受着精神上的富足。

“晴晖朝徙倚,皎月夜相寻。”无论是清晨的阳光还是夜晚的明月,都是诗人精神寄托的对象,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欣赏。

“欲赋畔牢愁,先为梁父吟。”诗人想要表达对官场束缚的愁苦,但首先选择了《梁父吟》这样的诗歌形式,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成辄自和,酒熟时孤斟。”诗人创作的诗歌,既是自我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朋友的邀请,希望与朋友们共同分享这份诗意生活。

“结茅会有期,种竹当及今。”诗人表达了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够建造一间茅屋,种植竹子,过上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日来官更忙,尘埃满衣襟。”现实中的忙碌与尘世的纷扰,与诗人心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暮归唯惫卧,筋力殊不任。”傍晚归来,诗人感到疲惫不堪,身体已无法承受更多的劳顿。

“常思返丘壑,岂愿纡朱金。”诗人经常思念回归自然,不愿意为了官位和财富而束缚自己。

“遥知北山处,猿鹤馀清音。”诗人想象着北山的静谧,那里有猿猴和白鹤的清音相伴,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反思。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憧憬。

词语解释

北山的意思:(1).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从。” 杜预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刘良 注:“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3).山名。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不任的意思:(1).不能忍受;不能胜任。《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寿》:“ 操 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捨。’” 唐 韩愈 《复志赋》:“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2).犹不胜,表示程度极深。 南朝 梁 沉约 《谢赐甘露启》:“慈旨曲洽,颁此祥賚,不任欣荷,谨以啟事谢以闻。”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即日 愈 蒙免,蒙恩改职事,不任感惧。”...

草木的意思:(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

尘埃的意思:[释义](名)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用书面语。 [构成]并列式:尘+埃 [例句]书上满是尘埃。(作宾语)尘埃到处飞扬。(作主语)[同义]灰尘、尘土...

城市的意思:[释义](名)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构成]并列式:城+市 [例句]城市逐渐在增加。(作主语)走出城市。(作宾语)[反义]乡村...

登临的意思:◎ 登临 dēnglín[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独无的意思:犹言难道没有。《汉书·王莽传中》:“是时争为符命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 清 赵青藜 《读左管窥·晏婴论》:“况 婴 系本公族,世为列卿,独无社稷责哉?”...

浮沈的意思:亦作“ 浮沉 ”。1.古代一种祭河川的仪式。《尔雅·释天》:“祭川曰浮沉。” 郭璞 注:“投祭水中,或浮或沉。”(2).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唐 李绅 《溯西江》诗:“孤棹自迟从蹭蹬,乱帆争疾竞浮沉。” 艾青 《鱼化石》诗:“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3).随波逐流。谓追随世俗。《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病免居家,与閭里浮沉,相随行,鬭鸡走狗。”《旧唐书·裴度传》:“﹝ 度 ﹞及晚节,稍浮沉以避祸。” 宋 司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然不能与世浮沉,平视贵要。” 清 龚自珍 《...

孤斟的意思:独自饮酒。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之二:“已託西风传絶唱,且邀明月伴孤斟。”...

官舍的意思:(1).官署;衙门。《汉书·何并传》:“﹝ 何并 ﹞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 唐 岑参 《送郑少府赴滏阳》诗:“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墻。”(2).官吏的住宅。《晋书·陶侃传》:“ 弘 以 侃 为 江 夏太守,加鹰扬将军。 侃 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宋史·孝宗纪一》:“﹝ 王夫人 ﹞以 建炎 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 秀州 青杉牐 之官舍。” 清 曹寅 《植夫下第见枉西轩兼怀次山》诗:“官舍渔村似, 王郎 单舸来。”(3).专门接...

何有的意思:(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

及今的意思:(1).趁现今之时。《战国策·赵策四》:“今媪尊 长安君 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 赵 ,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 何以自託於 赵 ?”(2).到现在。 唐 韩愈 《送湖南李正字序》:“往时侍御有无尽费于朋友;及今则又不忍其三族之寒飢,聚而馆之,疏远毕至。” 清 林觉民 《与妻书》:“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情不语?何事不诉?及今思之,空餘泪痕。”...

几席的意思: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史记·礼书》:“疏房牀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诗:“岂如几席间,百态生浓纤。暮云点新翠,孤烟起朝嵐。” 清 吴伟业 《松鼠》诗:“寻绳透帘幕,掉尾来几席。”...

皎月的意思:犹明月。 晋 张协 《七命》:“天驥之骏,逸态超越。禀气灵渊,受精皎月。” 宋 柳永 《长相思》词:“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 李渔 《合影楼》第三回:“形容态度,又像一轮皎月,分开两片轻云。”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

郊居的意思:(1).郊外的住所。 唐 司空曙 《酬张芬有赦后见赠》诗:“ 建水 风烟收客泪, 杜陵 花竹梦郊居。” 清 方文 《王左车招同汤岩夫龚半千杨古度程子介饮莫愁湖上》诗:“郊居虽僻近名湖,自与城中闤闠殊。”(2).居住郊外。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仁宗 时,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时,与其兄 君祜 郊居。” 清 归庄 《噫嘻》诗之二:“郊居近 江 滸,日夜难安眠,时传虏警至,力疾走荒村。”...

结茅的意思:亦作“ 结茆 ”。编茅为屋。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南朝 宋 鲍照 《观圃人艺植诗》:“抱鍤壠上餐,结茅野中宿。” 宋 苏轼 《新居》诗:“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 清 张岱 《陶庵梦忆·表胜庵》:“ 炉峯 石屋,为一 金和尚 结茆守土之地。”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儋州 则又结茅与 黎 人杂居,亦随地营宅。”...

筋力的意思:(1).犹体力。《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2).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如:这种纸有筋力。筋骨之力。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

来古的意思:自古以来。《史记·太史公自序》:“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比《乐书》以述来古,作《乐书》第二。” 司马贞 索隐:“来古即古来也。言比《乐书》以述自古已来乐之兴衰也。”一说为往古。见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六》。...

狼藉的意思:[释义](形)〈书〉乱七八糟,杂乱不堪。联绵式。声名~。(作谓语) [同音]狼籍...

牢愁的意思:忧愁,忧郁。《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宋 刘克庄 《次韵实之春日五和》之二:“牢愁余髮五分白,健思君才十倍多。” 清 姚世钧 《饶州舟次独酌醉后放歌》:“乍晴乍雨天气换,一杯聊復消牢愁。” 茅盾 《追求》一:“他只能用他那一双倦于谛视人生的眼睛来倾吐胸中的无限牢愁。”...

梁父的意思:亦作“ 梁甫 ”。1.山名。 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东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吕氏春秋·尊师》:“ 颜涿聚 , 梁父 之大盗也,学於 孔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禪 梁父 。”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 ,禪 亭亭 或 梁父 ,皆 泰山 下小山。” 汉 扬雄 《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方将议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 、 梁父 之仪。” 明 何景明 《梁甫吟》:“君不见...

梦寐的意思:[释义](名)睡梦。 [构成]并列式:梦+寐 [例句]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要;形容迫切地希望着)。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作状语)...

麋鹿的意思:◎ 麋鹿 mílù[mi-lu] 亦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麋鹿满之。——《墨子·公输》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明目的意思:◎ 明目 míngmù(1) [eyes with good eyesight]∶明亮,视力好的眼睛(2) [widely open (eyes) in order to see clearly]∶把眼睛睁亮,使其看得更清楚明目张胆...

畔牢的意思:见“ 畔牢愁 ”。...

强服的意思:亦作“彊服”。勉强屈服。《汉书·韩信传》:“ 项王 所过亡不残灭,多怨百姓,百姓不附,特劫於威,彊服耳。”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作“强服”。...

清音的意思:[释义](名)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 [构成]偏正式:清(音 [例句]清音有十几个。(作主语)[反义]浊音...

丘壑的意思:(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

阒若的意思:亦作“閴若”。1.寂静貌。 清 陈维崧 《解连环·奕用<片玉词>韵》词:“花阴半庭閴若,渐局中争劫,枰上侵角。”(2).形容烟消火灭。 清 陈维崧 《木兰花慢·新霁过蝶庵访云臣不遇词以柬之》词:“奈緑窗倚徧,罏薰閴若,茗椀依然。”...

日来的意思:(1).天天来到。《汉书·董仲舒传》:“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有多少豪门富室,日来求亲的。”(2).近来。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之二:“喻及日来进学之功,尤慰孤陋,且深有助於警省。” 元 陈镒 《和程渠翁见惠诗韵》:“若问日来新况味,饭牛聊復卧南山。”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日来耳目纷扰,无所可述。”...

荣落的意思:荣盛与衰落。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池山赋》:“春秋寒暑兮岁荣落。” 宋 范成大 《秋日杂兴》诗之三:“春秋无终穷,荣落殊未央!” 清 吴藻 《金缕曲》:“因悟到人生荣落,回首繁华原若梦。”...

色变的意思:脸色改变。表示惊惶不安。《史记·刺客列传》:“至阶, 秦舞阳 色变振恐,羣臣怪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杲 还,亡釵,不敢言而色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剑侠》:“中丞启缄,忽色变而入。”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三:“ 唐某 闻予言,不觉色变,顿易其豪悍之口吻。”...

山林的意思:◎ 山林 shānlín[mountain and forest]有山和树木的地方山林地区...

山光的意思: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束缚的意思:[释义](动)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构成]并列式:束+缚 [例句]严格规定束缚了人们的行动。(作谓语)[同义]约束[反义]解放...

岁月的意思:[释义](名)年月。 [构成]并列式:岁+月 [例句]艰苦岁月。(作宾语)岁月的河不停地流着。(作定语)...

陶令的意思: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頫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泽东 《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庭柯的意思:庭园中的树木。 晋 陶潜 《停云》诗:“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宋 范成大 《签厅夜归用前韵呈子文》:“炉篆无风香雾直,庭柯有月露光寒。”...

物色的意思:◎ 物色 wùsè(1) [hair color]∶牲畜的毛色(2) [look for;choose;seek out]∶按一定标准去访求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传》物色人才为巡船所物色。——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 [see]∶瞅见;看到免亲友物色(4) [scenery]∶风物;景色(5) [odds and ends]∶各种物品...

无人的意思:(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兀坐的意思:◎ 兀坐 wùzuò[to sit erect] 危坐,端坐冥然兀坐。——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徙倚的意思:◎ 徙倚 xǐyǐ[linger,loiter,pace up and down] 徘徊;流连不去独徒倚以仿徉。——《楚辞·哀时命》徙倚久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相寻的意思:(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北史·源贺传》:“ 陈 将 吴明彻 寇 淮 南, 歷阳 、 瓜步 相寻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辙相寻,曾不知戒,内阁耳目犹人有先机议处,以肃戎行者乎?”(2).寻访;找寻。 唐 韦瓘 《周秦行纪》:“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 宋 朱熹 《丽泽堂》诗:“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水浒传》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寻着 吴用 、 刘唐 船隻,合做一处。”...

颜子的意思:(1).指 孔子 弟子 颜回 。《孟子·离娄下》:“ 颜子 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颜子 不改其乐, 孔子 贤之。”《后汉书·黄宪传》:“子国有 颜子 ,寧识之乎?” 李贤 注:“ 颜子 , 颜回 也。”后常以“颜子”借指安贫乐道,有德寿夭之士。 唐 李端 《慈恩寺怀旧》诗:“ 孔 席亡 颜子 ,僧堂失 谢公 。” 唐 孟郊 《哭李观》诗:“ 颜子 既殂谢, 孔 门无辉光。”(2).对 南朝 宋 周续之 的美称。《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续之 年八岁丧母,哀戚过於成人,...

遥知的意思: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遥岑的意思:远处陡峭的小山崖。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明 刘基 《题画山水》诗:“澹澹轻烟羃半林,涓涓飞瀑泻遥岑。” 清 魏源 《嘉陵江中》诗之一:“遥岑断烟去,近岸风榛寂。”...

野色的意思: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冀城北原作》诗:“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宋 王安石 《见远亭一绝上王郎中》诗:“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朝外看那沿河景致……却也有野色撩人。”...

怡颜的意思:(1).和悦的容颜。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怡颜高览,弭翼凤戢。”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柴四》:“卒至一村落,清流环绕,緑树阴浓,板屋竹墙,儼如画里,就中黄童白叟,各有怡颜之色。”(2).使容颜喜悦。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引壶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宋 岳珂 《桯史·寿星通犀带》:“ 德寿 在北内,颇属意玩好。 孝宗 极先意承志之道,时罔罗人间以供怡颜。”...

亦何的意思: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衣襟的意思:◎ 衣襟 yījīn[one or two pieces waking up the front of a Chinese jacket] 衣服当胸前的部分...

幽禽的意思:鸣声幽雅的禽鸟。 唐 贾岛 《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 宋 陆游 《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高鶻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猿鹤的意思:(1).猿和鹤。《宋史·石扬休传》:“ 扬休 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 明 刘基 《追和音上人》:“夜永星河低半树,天清猿鹤响空山。”(2).借指隐逸之士。 清 方文 《饮从兄搢公民部》诗:“猿鹤岂无干禄意,江关只恐厌人稠。”(3).见“ 猿鹤沙虫 ”。...

月夜的意思:有月光的夜晚。《魏书·李谐传》:“座有清谈之客,门交好事之车。或林嬉於月夜,或水宴於景斜。”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花盛时,每月夜有小人五六,长尺餘,游於上。”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至於为月夜泛舟之游,无风波卒然之恐,惟亭下可也。” 巴金 《灭亡》第九章:“她很爱月夜,每逢月夜总是睡得很迟。”...

云烟的意思:◎ 云烟 yúnyān[cloud and mist]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凿壁的意思:见“ 凿壁偷光 ”。...

滞淫的意思:...

梁父吟的意思:◎ 梁父吟 Liángfǔ yín[Liang fuyin——a ancient chinese verse name] 又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相传为诸葛亮所作好为《梁父吟》。(梁父,山名,在泰山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麋鹿姿的意思:山野人的模样。 宋 苏轼 《和陶饮酒》之八:“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

畔牢愁的意思:(1). 汉 扬雄 所作辞赋篇名,已佚。《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畔,离也。牢,聊也。与君相离,愁而无聊也。”(2).借指离愁之作。 唐 杜牧 《寄浙东韩乂评事》诗:“梦寐几回迷蛺蝶,文章应广《畔牢愁》。” 唐 李商隐 《拟意》诗:“书成祓禊帖,唱杀《畔牢愁》。”亦省作“ 畔牢 ”。 宋 林逋 《和唐异见寄》:“骚人新遗《畔牢》词,隐几微吟愧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