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屋雨
宋 · 赵崇森
官屋无钱可得修,雨来难免震凌忧。
墙基有罅相将踣,地杖无钉自在浮。
仆折松枝通夹溜,儿编竹叶学行舟。
衣衾漂湿浑闲事,且上书楼把画收。
墙基有罅相将踣,地杖无钉自在浮。
仆折松枝通夹溜,儿编竹叶学行舟。
衣衾漂湿浑闲事,且上书楼把画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官屋:官府的房子。修:维修。
雨来:下雨的时候。
震凌忧:担心震动和倒塌。
墙基:墙壁的基础。
罅:裂缝。
踣:倒塌。
地杖:柱子。
自在浮:随风飘动。
仆折:仆人折断。
松枝:松树的枝条。
夹溜:排水沟。
儿编:小孩编制。
衣衾:衣物和被子。
浑闲事:根本不重要。
书楼:藏书的楼阁。
画收:收起画作。
翻译
官家的房子因为没钱维修,雨天来临就担心会倒塌。墙壁裂缝,眼看就要倒下,柱子没有钉子,只能随风摇晃。
仆人折断松树枝,用来疏通排水沟,孩子模仿编竹叶,学习制作小船。
衣物被雨水打湿已经无所谓,先上书楼去收好那些画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贫困中仍不失生活情趣的画面。诗人赵崇森身处官舍,因财政拮据而无法修缮,每逢雨季,房屋便难以抵挡风雨的侵袭,墙基裂缝,地杖飘摇。尽管环境艰苦,他却能以乐观的心态应对,让仆人折松枝疏通漏水,让孩子模仿竹叶制作行舟的游戏。诗人并不在意衣物被雨水打湿,反而借此机会上书楼欣赏画作,展现出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豁达与雅兴。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对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