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邕之上京
唐 · 皎然
辞山偶世清,挟策忽西行。
帆过随江疾,衣沾楚雪轻。
尚文须献赋,重道莫论兵。
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
帆过随江疾,衣沾楚雪轻。
尚文须献赋,重道莫论兵。
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辞山:避世隐居的山林。偶世清:偶尔远离尘世的清净。
挟策:携带书籍或书策。
西行:向西面旅行或求学。
帆过:船帆驶过。
随江疾:随着江水快速前行。
衣沾:衣服被沾湿。
楚雪轻:楚地细小轻盈的雪。
尚文:崇尚文化、文学。
献赋:进献诗文,古代文人以此求仕或表达政见。
重道:重视儒家之道。
莫论兵:不要谈论军事或战争。
东观:东观楼,这里代指朝廷或学问之地。
多事:多纷扰、多变故。
应高:应该高度评价。
白马生:指有才德的青年学者,特指某位杰出人物。
翻译
偶尔避世居山林,携带书策向西行。船帆顺江疾行远,楚地雪花沾衣襟轻轻。
崇尚文学献辞章,重视儒道勿谈兵。
东观眼下多纷扰,应赞那位白马生高尚品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辞别山野,踏上西行之路的场景。诗人以“挟策”开篇,策乃古人出行时携带的物品,这里象征着词人的决心和准备。接下来,“帆过随江疾”,则是描写旅行中的快意与迅速,帆船如箭一般穿梭在水面上,显示出一种迫切的心情。
“衣沾楚雪轻”中,“楚雪”指的是南方的细雨,这里用来形容词人所受的天气。衣物被轻薄的雪花濡湿,既增加了一份清冷之感,也暗示了行旅中的不便与艰辛。
“尚文须献赋,重道莫论兵”两句,则表达了词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和对战争的避讳。诗人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文学才华贡献出来,但同时也表明了对军事议题的回避,这可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文人态度。
最后,“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两句,则转向了对未来和命运的展望。“东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是象征性的表达,而“今多事”则说明了词人面临着许多的事情或者挑战。紧接着,“应高白马生”,这里的“白马”常用来比喻英雄或才子,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那些英杰一样,在未来中脱颖而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情感流转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