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岁旦用苏子由韵成两诗寄诸子侄(其二)
宋 · 李光
频把光阴惜寸分,十年阅尽世中人。
衰容暗换图中象,和气潜回海底春。
香袅金炉沉水暖,茶烹石鼎乳泉新。
丹元息息添真火,肯使空花翳五轮。
衰容暗换图中象,和气潜回海底春。
香袅金炉沉水暖,茶烹石鼎乳泉新。
丹元息息添真火,肯使空花翳五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在辛未岁旦时所作,以苏轼的韵律创作了两首诗赠予自己的子侄。诗中充满了对时光的珍惜与对世事的洞察,同时也蕴含着对内在修养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频把光阴惜寸分”,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认为每一刻都如同珍贵的寸金,值得用心去把握。接着“十年阅尽世中人”,则展现了诗人历经十年,见证了世间百态,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衰容暗换图中象,和气潜回海底春”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个人的衰老比作画中的形象变化,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外貌与心境都会有所改变;而“和气潜回海底春”则象征着内心的和谐与平静,如同春日的温暖,即使在深海也能感受到生机与活力。
“香袅金炉沉水暖,茶烹石鼎乳泉新”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通过香气袅袅的香炉与新煮的茶水,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丹元息息添真火,肯使空花翳五轮”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修炼与精神追求的执着。这里的“丹元”可能指的是道家炼丹之术,象征着对内在力量的培养与提升;“真火”代表了真理或真我,强调了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空花”则是佛教中常用来比喻虚幻无常的事物,暗示诗人不为外物所动,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人生、自然与内在修养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