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耆英图
宋末元初 · 赵文
耆英会上十三人,当时世道如初春。
洛阳牡丹非昔比,妖怪百出年年新。
我见此图泪如雨,诸老翩然过何许。
何时梦见洛阳春,郑公插花潞公舞。
洛阳牡丹非昔比,妖怪百出年年新。
我见此图泪如雨,诸老翩然过何许。
何时梦见洛阳春,郑公插花潞公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耆英会:老年精英的聚会。初春:春季的开始,比喻社会风气清新。
洛阳牡丹:著名的洛阳牡丹,象征繁华。
妖怪:这里指不寻常的现象或事物。
翩然:轻盈地,形容动作优雅。
何许:何处,表示不知道去向。
郑公:历史上的某位人物(姓郑)。
潞公:历史上的某位人物(姓潞)。
翻译
在耆英会上十三人聚会,那时的社会风气还像初春般清新。洛阳的牡丹已非往日可比,每年都有新的奇异现象出现。
我看到这幅画,泪水如同雨水般落下,老友们都已经离去,不知去向。
何时能再梦回洛阳春天,郑公手持花朵,潞公翩翩起舞的情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老年聚会的场景,十三位老人在初春时节相聚,然而诗人感叹时局变迁,洛阳牡丹已非往日繁盛,而是妖怪频现,每年都有新的怪事发生。诗人面对画面,感慨万千,泪水如雨下。他怀念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想象着能梦回洛阳春天,看到郑公(郑清之)插花,潞公(李曾伯)起舞的欢乐情景。整首诗流露出对盛世不再的惋惜和对昔日繁华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