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赏析

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

唐 · 皎然
昔年攀桂为留人,今朝攀桂送归客。
秋风桃李摇落尽,为君青青伴松柏。
谢公南楼送客还,高歌桂树凌寒山。
应怜独秀空林上,空赏敷华积雪间。
昨夜一枝生在月,婵娟可望不可折。
若为天上堪赠行,徒使亭亭照离别。

注释

昔年:往昔的年岁。
攀桂:采摘桂花,比喻挽留或送别。
留人:留住友人。
归客:即将离去的客人。
秋风:秋季的风。
桃李:桃花和李花,泛指春日盛开的花,这里喻短暂的美好时光。
摇落尽:全部凋落。
青青: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指松柏常青。
谢公:指东晋谢安,这里泛指文雅的送别者。
南楼:地名,也指送别的地点。
桂树:桂花树,象征高洁与友谊。
凌寒山:不畏寒冷的山,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
应怜:应当怜爱。
独秀:独自挺立,出色不凡。
空林:空旷的树林。
敷华:盛开的花朵,这里特指雪中之花。
一枝:一根枝条,这里指新长出的桂枝。
婵娟:形态美好,这里形容月色或桂枝之美。
不可折:无法摘取。
若为:如果可以作为。
天上:天上的礼物,极言珍贵。
堪赠行:适合赠送远行的人。
徒使:只能让。
亭亭:姿态优美的样子。
照离别:照亮离别的场景。

翻译

昔日攀折桂花是为了挽留友人,
如今攀折桂花却是在送别归去的客人。
秋风吹过,桃花李花纷纷凋零,
唯有绿意盎然的松柏伴你一路前行。
谢公在南楼送别客人后返回,
高声歌唱,颂扬那寒山中的桂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的情景,通过对昔日攀枝留人的情感与今日送归客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无限留恋之情。诗中采用了“攀桂”这一意象,以桂树常青寓意友情长存,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

秋风桃李摇落尽,表现了秋天景色的萧瑟与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通过“为君青青伴松柏”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希望友情能像松柏一样常青不衰。

谢公南楼送客还,高歌桂树凌寒山,则是借用历史上的名士谢安(即“谢公”)在南楼送别的典故,以此来强化诗中的离别之情。同时,“高歌桂树凌寒山”的形象,也表现了诗人在送别时的豪迈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应怜独秀空林上,空赏敷华积雪间,是诗人对于朋友离去后的哀愍之情,以及独自一人在空寂的林中赏雪,感受着冬日的静谧与孤独。

昨夜一枝生在月,婵娟可望不可折,此句通过桂树的一枝生长在明月之下,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虽然可以望见那如同朋友一般高洁脱俗的桂枝,但却无法将其折下带走,这也许是诗人对于友情难以触摸和永恒相伴的无奈与渴望。

若为天上堪赠行,徒使亭亭照离别。最后一句,则更进一步地强调了桂树作为送别之物的意义,以及它在天上的堪赠(即可供赠送的美好事物)身份,只能在天空中高悬照耀着人间的离别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留恋,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情感复杂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