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谢子京惠贽见
宋 · 陈文蔚
少日深期造孔门,于今老矣叹无闻。
自怜大业乖传授,赖有遗编可讨论。
君赠名章多过誉,我惭衰朽不胜文。
誓言愿毕馀生力,细与穷源探本根。
自怜大业乖传授,赖有遗编可讨论。
君赠名章多过誉,我惭衰朽不胜文。
誓言愿毕馀生力,细与穷源探本根。
注释
少日:年轻时。深期:深深期望。
造孔门:进入孔子的学府。
于今:如今。
老矣:老去。
叹无闻:感叹默默无闻。
自怜:自感。
大业:一生事业。
乖传授:未能得到传承。
赖有:还好有。
遗编:遗留的典籍。
君赠:你赠送。
名章:美名。
过誉:过于赞誉。
我惭:我愧对。
衰朽:衰老。
不胜文:才疏学浅难以承受。
誓言:发誓。
愿毕馀生力:用余生之力。
细与:深入。
穷源:探究根源。
探本根:探索事物的根本和源头。
翻译
年轻时深深期望进入孔子的学府,如今老去只能感叹默默无闻。自感一生事业未能得到传承,还好有遗留的典籍可供研读讨论。
你赠送的美名过于赞誉,我愧对衰老,才疏学浅难以承受。
我发誓要用余生之力,深入探究事物的根本和源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所作的《又谢子京惠贽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早年求学孔子门下的深深怀念,以及如今年事已高,感叹学问未竟的感慨。他自责未能将先人的学问传承下去,但欣慰还有遗书可供研读和讨论。
诗人对于朋友赠送的赞誉表示感激,但谦虚地承认自己才疏学浅,难以承受过多的赞美。最后,诗人誓言要用余生之力,深入探究学问的根源,这体现了他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决心,展现了学者的自我反省和求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