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门有车马客赏析

门有车马客

元末明初 · 刘永之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西京。
备谙兴废事,具识治乱情。
天子既神武,储君复神明。
钟鸣启双阙,王侯方雁行。
要途无贵戚,密地有寒英。
怀柔建六典,戡强用五兵。
西伐踰葱岭,东征际沧溟。
北盻詟沙漠,南顾定儋琼。
金图启天秘,银瓮发地灵。
八表既荡一,九有悉来庭。
鄙人值阳九,嗟为□运并。
忼慨携客泣,矫首晞太平。

词语解释

八表的意思:◎ 八表 bābiǎo[extremely remote areas beyond China] 又称八荒。指极远地方...

鄙人的意思:[释义](代)谦词,旧时用作自称。 [构成]偏正式:鄙(人 [例句]鄙人认为。(作主语)...

沧溟的意思:(1).大海。《汉武帝内传》:“诸仙玉女,聚居沧溟。” 唐 元稹 《侠客行》:“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一泛沧溟,即晕眩呕噦,不能行立。” 赵朴初 《忆江南》词之八:“ 青 藏 雪,到此出沧溟。”(2).苍天,高远幽深的天空。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一折:“天地为盟,上有沧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边城尘土暗沧溟,勒石 燕然 未有人。” 清 陈梦雷 《登屴崱峰》诗之二:“泉归洞壑声闻静,天入沧溟法界空。”...

车马的意思:(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储君的意思:◎ 储君 chǔjūn[crown prince] 被指定的君位继承者储君,副主也。——《公羊传·僖公五年》何休注...

地灵的意思:(1).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明 何景明 《上李时楼方伯》诗:“由来天运復,谁谓地灵偏!”(2).谓土地山川灵秀。 隋 姚察 《游明庆寺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地灵草木得餘润,鬱鬱古柏含苍烟。”...

东征的意思:(1).向东征伐。《诗·小雅·渐渐之石》:“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郑玄 笺:“将率受王命东行而征伐。” 汉 扬雄 《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 唐 李商隐 《随师东》诗:“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鬭心。”(2).东行。 汉 班昭 《东征赋》:“惟 永初 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 唐 白居易 《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客有东征者,夷门一落帆;二年方得到,五日未为淹。”...

发地的意思:(1).拔地而起;起自地面。 南朝 梁 沉约 《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 唐 王勃 《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发地龙盘,干霄凤峙。” 唐 王翰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洪河 之南曰 秦镇 ,发地削成五千仞。”(2).谓地表土壤疏松。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诸山皆发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攒倚。”...

废事的意思:(1).积压之事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汉书·成帝纪》:“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言 文王 所用,文武各得其才,而无废事也。”(2).旷废职务。 汉 王充 《论衡·道虚》:“使 黄帝 废事修道,则心意调和,形体肥劲,是与 尧 舜 异也,异则功不同矣。”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讷相临洺关之败》:“酣嬉废事,吏治日坏。”...

贵戚的意思:指贵族亲戚或高贵的亲戚。...

怀柔的意思:[释义](动)用政治手段笼络其他的民族或国家,使归附自己。 [构成]并列式:怀+柔 [例句]敌人使用了怀柔政策。(作定语)...

驾言的意思:(1).驾,乘车;言,语助词。语本《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后用以指代出游,出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一:“驾言发 魏 都,南向望 吹臺 。”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世与我而相违,復驾言兮焉求!” 郑泽 《赠钝根游海上》诗:“长帆翼金风,驾言拾海月。”(2).传言;托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石经沦缺,存半毁几;驾言永久,谅用憮焉。” 明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上:“ 李可灼 敢以无方无製之药,驾言金丹,夕进御而朝宾天。”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

矫首的意思:(1).昂首;抬头。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穷秋立 日观 ,矫首望八荒。” 金 元好问 《出京》诗:“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 清 金农 《寄丁敬》诗:“何年共幽览,矫首海鸥群。”(2).昂昂然自得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至於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禄,邦国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矫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 李植 、 江东之 诸人,风节自许,矫首抗俗,意气横厉,抵排羣枉。”...

金图的意思:即图篆。封建时代认为的上天的策命。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三表》:“先王所以长世,后睿所以字氓,纘金图之要,辅枢历之机者也。”《陈书·徐陵传》:“我大 梁 应金图而有亢,纂玉镜而犹屯。”...

九有的意思:(1).九州。《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毛 传:“九有,九州也。”《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今三方鼎跱,九有未乂,悠悠四海,婴丁祸败。”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九有茫茫共 尧 日,浪死虚生亦非一。”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之二:“茫茫九有古 禹 域,南北东西尽戎狄。”参见“ 九州 ”。(2).佛教语。指众生轮回之三界九地。 唐 王勃 《释迦佛赋》:“恩霑九有,行洽三无。” 明 陈士元 《象教皮编·名教》:“九有者,四禪、四定为八地,合欲界一地为九有也,因果不忘,故名为有...

来庭的意思:犹来朝。谓朝觐天子。《诗·大雅·常武》:“四方既平, 徐方 来庭。” 孔 传:“来王庭也。” 唐 张说 《圣德颂》:“西戎远国,畏君之灵,古称即序,今乃来庭。” 清 姚鼐 《宋双忠祠碑》:“神陟在天,明曜刚大。思蠲厥心,来庭来对。”...

六典的意思:(1).谓古代六方面的治国之法。《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文选·张衡<东京赋>》:“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 薛综 注:“言所以立两观者,欲表明六典旧章之法。” 唐 褚亮 《祭方丘乐章·肃和》:“九宫肃列,六典相仪。”(2...

马客的意思:骑马之客。 唐 韩翃 《送道士侄归池阳》诗:“ 幽州 寻马客, 灞岸 送驴车。” 唐 李贺 《铜驼悲》诗:“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 王琦 汇解:“马客,骑马寻春之客也。” 清 孙枝蔚 《马食禾代田家》诗:“愿约马客至舍下,今朝为吏办酒浆;马客来,租吏去,早知马客能逐吏,马食禾尽不须虑。”...

密地的意思:(1).机要之地。谓枢要职务。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先皇开创之初,寻居密地;陛下纂承之后,再入中书。蒙二圣之深知,当两朝之大用。”(2).人迹罕至之地,隐秘之地。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密地数百里,崇山峻岭,沟汊分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拿获》:“捕壮拿获逃人,必先於密地,拷供旗色主名,并所逃月日,便问窝家。”(3).秘密地,暗地里。《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梁 段凝 、 张朗 密地统军,乘夜袭之。”《水浒传》第四一回:“小嘍罗并军健都伏在仓里,大家...

沙漠的意思:[释义](名)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 [构成]偏正式:沙(漠 [例句]进军沙漠。(作宾语)[反义]绿洲...

神武的意思:[释义](形)〈书〉英明威武。 [构成]并列式:神+武...

神明的意思:◎ 神明 shénmíng(1) [gods]∶神灵;神祗那个被他奉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谴责过他奉若神明(2) [spirit]∶指人的精神和智慧神明顿飒爽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3) [brilliant]∶英明;圣明皆颂其神明...

双阙的意思:(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

太平的意思:[释义](形)指社会平安,安宁。 [构成]偏正式:太(平 [例句]天下太平。(作谓语)...

天子的意思:[释义](名)旧时指国王或皇帝。 [构成]偏正式:天(子 [例句]天子脚下。(作定语)...

王侯的意思:[释义](名)王爵和侯爵,泛指显贵的爵位。 [构成]并列式:王+侯...

五兵的意思:(1).五种兵器。所指不一。《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此指车之五兵。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见《司兵》 郑玄 注。《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 范宁 注:“五兵:矛、戟、鉞、楯、弓矢。”《汉书·吾丘寿王传》:“古者作五兵。” 颜师古 注:“五兵,谓矛、戟、弓、剑,戈。”(2).泛指各种兵器。《隋书·达奚长儒传》:“且战且行,转鬭三日,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 唐 独孤及 《庆鸿名颂》:“ ...

西京的意思:古都名。(1) 西汉 都 长安 , 东汉 改都 洛阳 ,因称 洛阳 为 东京 , 长安 为 西京 。(2) 隋炀帝 建 洛阳 为 东京 ,因称 长安 为 西京 。(3) 唐 显庆 二年,以 洛阳 为 东都 ,因称 长安 为 西都 ,一称 西京 , 天宝 元年,定称 西京 , 至德 二载,改称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 ,因 凤翔 是两京未复时 肃宗 之驻地,改 凤翔郡 为 凤翔府 ,建号 西京 , 上元 元年,废京号。(5) 南诏王 寻阁劝 时,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

兴废的意思:(1).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 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温庭筠 《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雁行的意思:◎ 雁行 yànháng(1) [goose fly in formation]∶飞雁的行列(2) [out in order]∶并行或走在前头。引申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两骖雁行。——《诗·郑风·大叔于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 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晋书·王羲之传》雁行有序。——丘迟《与陈伯之书》...

阳九的意思:(1).古代术数家的学说。其说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谓之“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从入元至阳三,常岁四千五百六十年,灾岁五十七年,共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之气终。举其平均数则每八十年有一灾年。《汉书·律历志上》:“《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次六百,阴五;次六百,阳五;次四百八十,阴三;次四百八十,阳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

要途的意思:亦作“ 要涂 ”。遮道;迎于途中。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亦作“ 要涂 ”。显要的地位或官职。 宋 苏辙 《高安》之一:“苟获闲地以偷安,非復要途之敢望。”《宣和遗事》后集:“﹝ 蔡京 ﹞陷害忠良,进用侩佞;引置子孙,尽居要涂。”《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元年》:“﹝ 曾布 ﹞力援 元祐 之姦党,分列要涂;阴挤 绍圣 之忠贤,远投散地。”...

银瓮的意思:银质盛酒器。古代传说常以为祥瑞之物。政治清平,则银瓮出。《初学记》卷二七引 南朝 梁 孙柔之 《瑞应图》:“王者宴不及醉,刑罚中,人不为非,则银瓮出。” 唐 杜甫 《洗兵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復道诸山得银瓮。” 明 刘基 《君子有所思》诗:“扈从金宫归,赐酒银瓮盈。”...

治乱的意思:(1).安定与动乱。《书·君牙》:“民之治乱在兹。”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 王闿运 《上巡抚恽侍郎书》:“观其诚伪知其治乱,观其轻重知其兴亡。”(2).谓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继絶世,举废邦,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达治乱之要者,遏将来之患。”《前汉书平话》卷上:“陛下圣文神武,治乱安危。”...

车马客的意思:指贵客。 晋 陆机 《门有车马客行》:“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唐 杜甫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诗:“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 唐 戴叔伦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