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才元少师杂花(其五)
宋 · 李弥逊
不禁花恼曲江头,欲对清尊舞沐猴。
留得春红撩客恨,争如庭草解忘忧。
留得春红撩客恨,争如庭草解忘忧。
注释
不禁:忍不住。花恼:被花儿所困扰。
曲江头:曲江边。
清尊:清酒。
舞沐猴:像猕猴一样跳舞以抒发愁绪。
留得:即使留住。
春红:春天的红花(指花朵鲜艳)。
撩客恨:撩拨游子的愁绪。
争如:怎比得上。
庭草:庭前的青草。
解忘忧:使人忘却烦恼。
翻译
我忍不住在曲江边被繁花所扰,想要借酒消愁起舞如猕猴。即使留住春天的红花来撩拨游子的愁绪,又怎能比得上庭前青草能让人忘却烦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王才元少师杂花(其五)》。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相当细腻,通过对比和象征,传递了作者特有的情怀。
“不禁花恼曲江头”,这里“花恼”指的是春天的繁花似有所思,生出一种忧郁的情绪。诗人在曲江头,不由自主地被这种美丽的景象所打动,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愁绪。
“欲对清尊舞沐猴”,“清尊”可能是指一杯清酒,意图借此来消除心中的忧虑。诗人似乎有意在这美好的春夜中举杯邀明月,与之共饮,甚至幻想着与古代的仙猿(沐猴)一同起舞,以此来忘却世间的烦恼。
“留得春红撩客恨”,这里“春红”指的是春天的花朵,“撩客恨”则是指诗人通过这种美好的景象,试图留住那些即将离去的春光,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诗人的情感在这温暖而又短暂的春意中得到抚慰。
“争如庭草解忘忧”,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庭院里的野草一样,自然而然地把烦恼和忧愁都抛诸脑后。这里的“争如”意味着一种渴望,希望自己也能够轻松自在,不再为世间的纷扰所困。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与自然界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于烦恼的逃避。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出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