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呈雪溪葛守正
宋 · 车若水
秦埃幻六籍,斯文天地屯。
詝言嘈万喙,渺不游其津。
作者能几何,落落星已晨。
单其千载传,觑斑尤苦辛。
毫芒忽有会,不能全吾神。
颇怪十年前,出语辄可人。
功深道更拙,敝帚聊自珍。
詝言嘈万喙,渺不游其津。
作者能几何,落落星已晨。
单其千载传,觑斑尤苦辛。
毫芒忽有会,不能全吾神。
颇怪十年前,出语辄可人。
功深道更拙,敝帚聊自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秦埃:秦朝的尘埃。幻:幻化。
六籍:古代的六部经典。
斯文:这里指文化。
詝言:纷繁的言论。
嘈:嘈杂。
万喙:众多的嘴巴。
津:航道。
作者能几何:作者们的才华能有多少。
落落星已晨:形容时间如黎明稀疏的星辰。
觑斑:挑选精华。
尤苦辛:非常艰辛。
毫芒:细微之处。
会:领悟。
十年前:过去的十年。
辄:总是。
功深:功夫深厚。
道更拙:道行反而显得笨拙。
敝帚:破旧的扫帚。
聊自珍:姑且自视珍贵。
翻译
秦朝尘埃中幻化出六经,文化如天地初生般繁盛。各种言论纷繁复杂,如同万鸟齐鸣,却难以找到清晰的航道。
作者们的才华又能有多少,时间流逝,如同星辰稀疏的黎明。
千年流传的作品,挑选起来尤为艰辛。
一旦领悟到细微之处,却无法完全表达我的精神世界。
我奇怪的是,十年前我出口的话语为何总能被人接受。
功夫深厚但道行反而显得笨拙,破旧的扫帚也自视珍贵。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在对友人的赠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文学的追求,以及对知识深度与广度的探索态度。开篇“秦埃幻六籍,斯文天地屯”表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典籍如《易》、《书》等“六艺”的研习,意在通过这些经典来理解宇宙间万物的根本规律和秩序。接下来,“詝言嘈万喙,渺不游其津”表达了诗人对于语言文字的精妙与深奥,以及对其中蕴含意义的探求态度,尽管难以完全领悟。
“作者能几何,落落星已晨”则是诗人自问自己的才华和学识究竟有多少,而星辰已经指示了早晨,暗喻时间的流逝与文学创作的紧迫。接着,“单其千载传,觑斑尤苦辛”表明诗人对于传承千年的古籍抱持敬畏之心,并且在细读其中每一个字、每一笔画时都感到格外的艰难与辛劳。
“毫芒忽有会,不能全吾神”则显示了诗人虽然偶尔能领悟到某些道理,但却无法完全把握自己的精神状态。紧接着,“颇怪十年前,出语辄可人”中,诗人对比自己十年前的言论,感到当时的每一句话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而现在则不然,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成长与社会认知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功深道更拙,敝帚聊自珍”表达了诗人的学问虽然日益精深,但越来越感到自己的道路更加艰难,同时也只能用自己微薄的才华去勉强珍视。这首诗通过对知识与文学的探讨,以及个人成长感悟,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学术追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