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似公登小金山妙高台见怀
明 · 李孙宸
问法闻登江上台,长江自度岂浮杯。
月临初地看无色,水落潮音听转猜。
念我肯停浮白兴,怜君犹为踏青来。
便期出世宁容晚,共觅莲花大地开。
月临初地看无色,水落潮音听转猜。
念我肯停浮白兴,怜君犹为踏青来。
便期出世宁容晚,共觅莲花大地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江边小金山妙高台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联“问法闻登江上台,长江自度岂浮杯”,以设问的方式引出登山的主题,长江波涛滚滚,似乎连浮杯都无法渡过,暗示了江水之浩渺,同时也为后文的自然景观描写铺垫了背景。
颔联“月临初地看无色,水落潮音听转猜”,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象。月光照耀在初醒的土地上,一切似乎都失去了颜色,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同时,随着潮水的退去,潮音也变得难以捉摸,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听觉的丰富性。
颈联“念我肯停浮白兴,怜君犹为踏青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来相聚的感激之情。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诗人愿意停下饮酒的兴致,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同时,也体现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即使是为了踏青而来,也愿意在此停留,共同欣赏这难得的风景。
尾联“便期出世宁容晚,共觅莲花大地开”,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友人一起寻找心灵的归宿,如同莲花般在大地上绽放,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升华。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美好自然中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深切愿望。